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晋朝要孝顺天下? 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晋朝要“孝治天下”?

李密在《陈情表》中写道:“伏唯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老,犹蒙矜育,情臣孤苦,尤其是。历史上绝大多数朝代都以忠治天下,只有晋朝以“孝”治天下。原因是晋朝本身就是“得国不正”,司马氏天子的地位是废除曹芳,谋杀曹尚,逼迫曹焕禅让来的。一开始,刘备托孤诸葛亮,曹睿托孤司马懿。一个人死了,另一个人发动了高平陵的变化来控制魏国的军政权力。诸葛亮培养的儿子以身殉国,司马懿培养的儿子废帝杀君。晋武帝司马炎效仿汉献帝禅,让魏文帝曹丕,迫使年仅20岁的魏元帝曹丕让步。相比之下,人们根本看不到司马的忠诚。司马炎自己也不忠于所谓的“上行而下孝”,又如何要求臣子忠呢?

《晋书》记载:“明帝时,王导侍坐。皇帝问前世得天下,导是陈帝创业之初,用文帝末高贵乡的公事。明帝以面覆床说:如果公言,晋佐会长久复安!”司马炎得国不正,欺负幼主,甚至他的后代都感到羞耻。

[img]668745[/img]

秦灭六国,没有杀六国君主。魏文帝强迫汉献帝冥想,也没有杀汉献帝。从司马氏开始,曹爽放弃了对高平陵的抵抗,司马懿也承诺不杀曹爽及其宗族。然而,当曹爽被抓住时,司马懿言而无信,杀死了属于魏国家族的曹爽家族。几百年来,不杀前朝之君,不杀放弃抵抗者,是一条传统的规则。然而,司马家族破坏了这一规则,指示成济杀害魏帝,杀害魏国曹诸夏势力。就这样,晋朝的合法性一直受到质疑。

杀死魏帝的成济不仅没有被重复使用,还被视为替罪羊和三族。成济临死前骂司马昭,真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煮。”邓艾偷渡阴平,是蜀汉灭亡的最大英雄。司马昭利用邓艾和钟会的矛盾杀死了邓艾。这样的国王如何忠于他的臣民?

[img]668746[/img]

忠孝真的是一体的吗?

由于不能以忠治天下,晋朝不得不放弃忠君爱国的教育,改为以孝治天下,毕竟忠孝不分家。但是,真的像晋朝皇室想象的那样“孝必忠”吗?答案是否定的,孝顺和忠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司马炎不也对司马昭孝顺吗?杀人犯也可能是大孝子。在朝廷的倡导下,晋朝确实有很多孝子。王翔是晋武帝时期的重要老大臣,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在晋朝,他不孝顺,得罪过于叛乱。叛乱也可以在赦免世界时释放。不孝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释放的。

然而,对孝道的强调忽视了对忠诚的强调,或者被迫无助,晋朝强调,这不是为了打自己的脸吗?晋朝朝廷想要忠诚和孝道的整合:“忠诚的部长必须是孝道的儿子”和“资于事父”,但历史证明,忠诚和孝道几乎无关紧要,许多忠诚的部长不孝顺,许多孝道的儿子不忠诚。在《孝友传》中,刘尹背叛了晋朝,但他是一个大孝子。

司马氏“孝治天下”成功吗?

司马氏甚至没有孝顺。司马家族不仅不忠,而且不孝顺。八王之乱,兄弟相残,祖孙相杀,汉(汉赵)昭武帝刘聪/”>刘聪灭亡西晋后,问晋怀帝“清家骨肉相残,何其也!”这是对“以孝治天下”最大的嘲讽,司马的“以孝治天下”以失败告终。

司马氏“以孝治天下”,最后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为什么晋朝要孝顺天下? 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晋朝要孝顺天下? 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

  • 王国宝简介 晋朝中书令王坦第三子王国宝的生命
  • 王国宝(?-三九七年),字国宝,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中书令王坦之的第三个儿子,太保谢安之婿了。司马道子与会稽王相善,...

  • 刘聪简介 十六国时期,汉朝国君昭武皇帝刘聪生平
  • 刘聪(?-318年8月31日,字玄明,新兴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名赵,史称前赵)国君。汉光文帝刘渊第四...

  • 张轨简介 晋武帝时期任凉州牧的张轨生平
  • 张轨(255年-314年),字,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的实质性建立者。张傲和张茂都...

  • 王戎简介 西晋时期名人[竹林七贤]王戎的生活
  • 王戎(234-305年),字俊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荣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

  • 余喜介绍了东晋天文学家宣夜的继承余喜的生活
  • 余喜(281-356年),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年)被征为博士;咸...

  • 山涛简介 西晋名人[竹林七贤]山涛生平
  •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五指西)人。西晋时期的名人、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早逝,贫穷的家庭。好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