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禅让制和世袭制哪个更先进吗?两者有什么区别吗?下面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想要“家世界”,首先要有“家世界”的能力。光靠个人能力把整个世界变成自己的私产是不够的。
[img]667257[/img]
独裁者管理一个村庄和一个县的地方很简单。一切都由他自己处理。但是如果你管理几个省这么大的地方,你该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地方事务委托给下属管理。
我们非常熟悉这种模式:皇帝坐在首都。当地有各种各样的地方大臣,如知府和县官。。。这些地方大臣管理税收、水利管理、诉讼、土匪镇压等地方琐事。皇帝只负责在重大事件上下令。皇帝应该多么放松啊!
但是放松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是每个人都有贪财的自私(想想拼命延续自己的基因),地方官员也不例外。只要条件允许,每个人都愿意拥有更多的财产。
在遥远的地区,与皇帝交换信件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皇帝对地方事务知之甚少。他怎么能随时监督那些远离自己的地方官员,防止他们欺骗、腐败财产,甚至叛乱呢?
为了防止“地方官员腐败和独立”的问题,需要制定一个极其复杂的制度,安排各种力量相互监督和限制,但也有一个公平和全面的评估系统,保密检查系统,高效和安全的通信系统——简而言之,需要一个成熟和庞大的官僚机构。
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必须依靠繁重的文案工作。大量的文案工作要求每个官僚都接受足够的文化教育。大量的识字官僚机构要求国家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教育机构。
夏朝的生产力非常落后。在这个时代,建立一个统一中国的官僚体系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比夏朝早的尧、舜、禹了。
因此,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尧、舜、禹——如果他们存在,他们就不可能成为整个华夏地区的统治者。他们只是一个部落的领袖。当时,各部落之间存在摩擦和合作,需要有人协调。因此,各部落召开会议讨论,共同推荐一人担任部落联盟的领袖。尧、舜和禹被推荐。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前,蒙古各部落都采取了类似的推举制度。这些部落会议选出的领导人被称为“汗”。
当然,“汗”的推荐过程并不是公众无私的,而是充满了阴谋——当领导者可以为自己和部落寻求更大的利益时,人们会争相成为。
“汗”是推举产生的,“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皇帝。“汗”的权力有限,不是独裁者,更像是盟主或调解人。他负责维护部落之间的秩序。如果他侵犯了其他部落的权益,其他部落也可能推翻他。
权力有限,“汗”无法指定其子女为继承人。他只能在退位时向其他部落推荐继承人。至于这个人是否能继承,这取决于部落会议是否同意。
恐怕这个“推荐继承人”就是尧舜“禅让”的真相。
认为上古禅是礼贤下士的美德,最早来自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首的学者。
[img]667258[/img]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旧的社会制度逐渐瓦解,旧的道德规范被践踏。用白话说,就是“世界一天比一天乱”。用孔子的话说,它被称为“礼崩乐坏”。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说,新的不如旧的好。过去比现在好。
既然过去总比现在好,按照这个逻辑,社会应该是更古老的尧舜禹时代最好的。
禅让制比世袭制更“先进”。原始部落仍然是禅让制,后来变成了世袭制。这个社会怎么会越来越退步?
我们应该明白,禅宗让步制度与现代选举制度有本质的区别。选举制度是在现代人有能力成为独裁者的情况下,选择不进行世袭和独裁。禅宗让步制度是独裁者的妥协,他们愿意进行世袭,但没有能力妥协。这两者根本不一样。
禅让制和世袭制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