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古代“官二代、官三代”的书面名称是“门阀”。又称“门伐”,即门第阀阅。是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始于西汉中期,“任子制”是一大标志。顾名思义,所谓“任子制”,就是一种任用子弟为官的制度。据《汉官仪》所载:“官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让同产若子一人为郎。意思是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只要任满三年,就可以任“同产若子”为郎官。东汉汉章帝时期,门阀特权制度化已初具端倪,表现方式是选官先以阀阅为前提。在《潜夫论·交际篇》中,王符说:“贡荐必以阀阅为先”。“门阀”真正的制度化应该是在魏晋时期,这标志着曹魏时期九品官法的颁布和西晋门阀政权的建立。《文献通考》记载:“魏晋以来,九品中一直是取人之法,而九品中大多以家庭为主。所谓上品无穷,下品无势。因此,自魏晋以来,仕者多家。”
[img]667658[/img]
曹魏时期实行的九品官制,其直接后果是,州县的规模都是由当地著名的世族或大家族主导的。九品的确定和评价,统一操纵和这些人手中。因此,官品的升级或降级,大多依靠“世资”,时间稍长,就成了“公门有公,清门有卿”。清朝历史学家、诗人赵毅曾在自己的历史著作《二十二史笔记》中描述过当时的情况:“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姓寒人,无寸进路”。现在用来描述累世之交的成语“纪群之交”,其中“纪群之交”实际上是历史上著名的豪门。他们的祖先来自颍川陈氏。陈石在汉代是太丘长大的。陈石的儿子陈纪官是九青。陈纪的儿子陈群后来在曹魏政权官司空。后来,他的后代在晋朝和南北朝都处于高位。还有颍川荀氏,荀淑在汉代为郎陵令,荀淑的儿子荀爽至司空,荀淑的孙子荀子是曹操的重要谋臣,官至书令,荀氏家族在魏晋南北朝为世“冠冕”。除此之外,还有平原华氏、东海王氏、河东裴氏、扶风苏氏、京兆杜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都是当时著名的豪门。
除了来自国家官僚机构的官僚机构外,这些“门阀”世族也从商人转变而来。自汉武帝以来,由于朝廷收回了盐、铁等重要的“国计民生”生产事业,商人无法干预,因此商人最终通过土地合并将财富集中在土地权力上。在获得大量土地后,这些商人不再是简单的商人身份,而是成为影响国家政策方向的大地主。东汉末期,徐州糜竺“祖世货殖,童客万人,资产巨亿”。手里有钱,被徐州牧陶谦拒之门外。后来发现刘备很有前途,就把姐姐嫁给了刘备,资助刘备“奴客2000,金银货币帮军资”。刘备后来获得荆州,然后占领蜀国。糜竺自然被刘备视为客人。这些“不是编户之掌,而是千家名城之战”的富商,已经部分转化为大地主大官僚。
[img]667659[/img]
同时,在东汉末期,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强大自己的力量,压制敌人,他们分割了无数拥有巨大财富和土地的世界。从孙权拉拢鲁肃、甘宁、曹操拉拢许诸、李典、刘备拉拢糜竺、霍军等例子来看,不仅各种割据的政治势力都需要他们,而且从世人的角度来看,由于割据政治势力的保护,他们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他们也依附于当时的政权。在当地名门望族的支持下,三国的全面形势更加持久。
“门阀”的发展必然导致地域性与宗法性的结合,形成少数家庭垄断最高权力的寡头政治。与此同时,由于“门阀”的排他性,“门阀”特权恶性膨胀,导致“士妃天隔”日益严重。《晋书》中写道:“晋主虽有南方之尊,但没有总皇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然后成为一种习俗。刑网陡峭,风俗奢华。其中琅琊王氏是最具代表性的“门阀”之一。
琅琊王氏如果追溯,可以从西汉王吉算起。王吉当时是汉代的建议医生,到王祥担任魏晋,共历五代。王祥时期,曹魏政权末期,“与定策功”被封为关内侯,拜光禄勋,转司隶校尉。晋武帝登基后,拜太保,进爵为公,进入门阀世族的圈子。王翔的弟弟王览的孙子,也就是王翔的侄孙,王导,在政治上崛起后,王氏家族完全达到了政治顶峰。
[img]667660[/img]
王导是东晋门阀政治史上的关键人物。当时,外部“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内部“天下凋零,国用不足”,王导“知天下已乱”王导的“尊王”是在无序中建立秩序,“复兴”是为了恢复被破坏的经济。他冷静地分析总结了前朝的得失成败,提出了“保存大纲,不拒细看”的政策主张。协调南北门阀大族之间的利益,努力保持稳定团结的大局,避免军队相遇。与此同时,高举“共同努力王室,克服神州”的旗帜,尽管“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内部纠纷,但东晋政权始终未能颠覆。而对民间实行宽缓的“网漏”统治政策,少用严刑重法。顾和在《世说新语》中引用了对王导政策的评价:“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可见东晋初期,王导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宽松。
在“门阀”制度下,虽然王导这样有政治眼光的人可以出现,但他们永远无法克服自己的腐朽。同时,“门阀”概念形成的“学者与普通人之间的隔阂”给国家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阶级固化,社会一团死水,贫困人口没有上升通道,社会矛盾必然加深。这些人凭借特权垄断土地所有权,占领山川林泽,形成自己的庄园经济,与普通小生产者发生冲突。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在政治上,门阀世族可以“平流进取,坐在公卿身上”,“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如权贵”。他们吃“特供”,穿着凌罗,出则喊五喝六,目空一切,入则醉金迷,骄奢淫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反对。随着东晋末年农民起义的不断发生,贫困军人家庭在镇压起义中崛起。除了镇压起义,他们还从门阀家族手中夺走了权力,门阀制度正式开始进入历史。
门阀系统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