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即位后,却没有定都,定都在哪里?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重点当然是长安,但长安短时间内拿不到。刘秀在河内郡徘徊了一个多月,最终确定都是洛阳。他先派兵占领了五社津(今河南巩县北)等要塞,防止荥阳以东的割据势力前来争夺,然后下令包围洛阳。当初刘玄去长安的时候,留下李轶和朱金枪守洛阳,两人都劝刘玄杀刘演,是刘秀的敌人。李轶愿归降,刘秀说,他为人诡诈,反复无常,把李轶的信交给太守、郡尉一级官员传阅,说对这类人要提高警惕。
朱金枪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他认为李轶的行为是背叛他,所以他派人刺杀了李轶。朱金枪暗杀李轶,造成洛阳军队混乱。刘秀一箭双雕,不仅分化瓦解了敌人,还用刀除掉了敌人。洛阳被包围后,刘秀派原朱枪部下尉岑彭劝朱枪投降。朱枪在城里回答说:“我知道我犯了太多罪,不敢投降。刘秀说:“做大事的人不在乎小怨恨。如果朱金枪现在投降,能保住官爵,怎么能杀死他的头昵呢?我向面前的黄河发誓,绝不食言!岑彭又去传达刘秀的话,朱金枪不相信,从城里放下一根绳子,对岑彭说:“你的话当真,就跟着绳子走,”岑彭抓住绳子就上去了。朱金枪看到没有欺诈,同意投降,把自己绑起来,要岑彭陪他向刘秀请罪,刘秀亲自解开绳子,要岑彭连夜把他送回洛阳。第二天一早,洛阳守军大开城门,全部投降刘秀。刘秀任命朱金枪为平狄将军,并封他为扶沟侯。
刘秀严禁军队进城暴掠夺,将军萧光违反军纪,纵兵横暴,处死刑,洛阳迅速安定下来。
刘秀或多或少地使用了赤眉起义军。刘秀即位后,他们从合作伙伴变成了敌人。赤眉军是一群没有战略眼光的流寇,所以他们抢了一个城市,吃了一个地方,也就是说,他们放弃了,然后搬到了其他地方。在流动过程中,一路被追击拦截,损失惨重。
[img]667328[/img]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至宜阳,疲惫不堪。突然发现刘秀亲带领军队在那里等了一会儿,不知所措地投降了刘秀,并把在长安获得的传国玉玺交给了刘秀。此时赤眉军还有十几万人,兵甲器械堆放在宜阳市西与山一般高。刘秀下令给饥饿的投降士兵送食物。第二天,他们聚集在洛水岸边,让首领观看,对范崇等人说:“你后悔投降吗?”现在,让你们各回军营,指挥你们的军队,和我决定胜负。我不想强迫你投降。徐宣等人磕头说:“我们出了长安,君臣就商量归降听命,只是老百姓无知,不能提前告诉他们。现在能投降,就像走出虎口,回到慈母的怀抱,真心欢喜,一点也不后悔。刘秀不无蔑视地说:“你是钝刀中的快刀,是庸人中的能人。刘秀安排范崇等赤眉军将领及其妻子住在洛阳,给了他们田宅。后来,范崇等欲图再谋反,被刘秀发现后杀害。
公孙述,字子阳。王莽天凤年间,任蜀县太守,以其能力闻名蜀中。新末天下乱七八糟,公孙述也起兵割据巴蜀。两年前,刘璇派遣益州刺史张忠等1万多人接管巴蜀和汉中。公孙告诉他蜀国的危险,他们的心属于他。因此,他们有自力更生的抱负,所以他们的弟弟孙恢在绵竹大败。从那时起,公孙的名字震惊了益州。
曹李熊告诉公孙:“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将军割据千里,地什汤武。如果奋威德投天空,霸王之业就会成功。名字应该改,镇上的人应该改。”这句话与公孙述的心是一致的。不久,公孙述在成都自立为蜀王。
[img]667329[/img]
蜀地沃野千里,兵精粮足。关中、荆州等地的人闻蜀地太平,安居乐业。为了避免战争,他们纷纷奔赴蜀地。西南夷也派使纳贡,益州蓬勃发展。此时,李熊复对公孙说:“今山东饥荒,人相食;兵所屠杀,城邑丘墟。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肥沃,果实生长,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竹干,器构之饶,不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水。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守巴郡,拒守关口;地方数千英里,士兵不下百万。见利则出兵略地,无利则坚守,力农。东下汉水窥秦地,南顺江流震荆杨。所谓用天因地,成功之资。今天的君王之声,闻天下,名字未定,志士孤疑,宜即大位,使远人依归。经深思熟虑,公孙述遂于公元25年初,在成都即皇帝,建元“龙兴”。
成为皇帝后,公孙派将军侯丹开白水关,北守南郑;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东据捍卫。因此,公孙告诉了所有的益州之地。失败后,刘秀专门从事东方工作,没有时间西顾。关中的许多英雄带领军队回到西蜀,蜀势恢复。
公孙述大修营垒,多置车马,操练兵马,西蜀聚甲数十万。此外,公孙述还在汉中囤积了大量粮草,制造了十层豪华战舰,并多次印上了天下州牧的印章。建武五年(公元29年),割据荆州的秦峰被刘秀打败,其下属将领延岑和田戎归公孙述,延岑被封为大司马,田戎为翼江王。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公孙述遣田戎出江关,收拢其旧部,欲取荆州,结果无功而返。
这时,刘秀基本统一了东方,开始规划西北陇右和蜀中公孙的故事。于是他写了一本公孙的故事,说:“天下神器,不能争,要留三思。”手书的签名是“公孙皇帝”。看来当时公孙的势力挺大的,连东帝刘秀都承认了蜀帝的公孙。
揭秘:刘秀是如何收服流寇般的十万赤眉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