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安南和高句丽都想离开中原?

历史爱好者想来都听说过安南和高句丽。虽然这两个国家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也就是说,它们最初是由中原王朝控制的地区,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走向独立。然而,高句丽最终被中原王朝收复,而安南最终独立成功。为什么这两个国家的命运如此不同?

[img]667848[/img]

▲进攻安南的元朝

安南最早脱离中原体系是在五代十国末。当时,安南地方豪族丁部领的崛起推翻了原南汉静海军节使吴权建立的地方政权吴朝。四个多世纪的独立国家时期,安南从此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朝克服安南。相比之下,高句丽人缺乏写历史的习惯,所以早期的历史资料是无法测试的。然而,根据《汉书》和《好太王碑》的记载,高句丽建国是在西汉末年和王莽新朝完成的,但在高句丽建国初期,当地的藩属势力仍然伏在中原王朝。直到东汉末年,中原王朝衰落分裂,高句丽才最终脱离中原王朝。后来,在北方十六国时代末期的好太王和长寿王时期,她完成了对整个辽东的占领。

▲高句丽的独立之路比安南更曲折

然而,安南和高句丽在独立之初,很快就成为了地方权力和中原王朝关键的“关怀”对象。由于与中原王朝的长期文化和军事交流,高句丽政权吸收了大量当今的军事技术,与周边游牧民族、南部的百济、三韩、日本等势力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而通过逐渐侵占东北地区中原王朝的郡县,高句丽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工匠、技术和人力,因此最终独霸一方。

▲高句丽和隋朝战争的胜利是他们力量的最佳体现

与高句丽相比,安南本身并不逊色。虽然安南的领土只在现代越南北部,但安南拥有完善的行政体系和远强于周边大多数国家的军事实力,因为它直接脱离了中原王朝控制的县。甚至安南也通过军事力量胁迫当时的占婆(今日越南南部)、真腊(柬埔寨吴哥王朝)、老挝等国家向其朝贡,从而建立了自己的朝贡制度。而且安南还多次向北袭击宋朝边境,以至于太宁五年宋朝派兵反击。宋军虽然曾经击败过安南军队,但并没有完全消灭它,所以只能以议和结束。

▲依托中原王朝留下的基础,安南一跃成为东南亚的霸主

然而,历史上最大的幽默在于安南和高句丽的毁灭过程惊人地相似。高句丽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长期军事行动极大地消耗了高句丽的国力。后来,在隋朝的征服中,高句丽的国力和整个行政体系虽然击败了隋朝,但却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以易渊盖苏文为首的武将势力趁机控制政府,最终吸引了唐太宗和唐高宗两代君主的多次进攻,最终彻底摧毁了衰落的高句丽。

[img]667849[/img]

▲面对唐朝的进攻,高句丽实际上处于风云飘摇的状态

几乎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安南。在安南最强大的李朝阶段,由于对周边政权的无节制用兵和李朝内部的内乱,李朝本身的国力衰落,最终被陈朝所取代。随后,元朝对陈朝的三次征服战争几乎与隋朝高句丽的征服战争一样,使其整个国家体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之后,武将势力的崛起和对政府的控制也在安南朝廷上演,最终也引发了明朝对安南的征服和毁灭。

[img]667850[/img]

▲虽然元朝三次进攻安南不成功,但也让安南几乎油尽灯枯。

可以说,如果安南的历史被冻结在篡位的胡朝政权被明朝摧毁,那么第四个北方时代就开始了。那么,安南的历史无疑是高句丽历史的翻版。然而,安南人并没有像高句丽人那样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几十年后,他们驱逐了明朝的力量,重新获得了独立。那么,为什么两国如此相似,但结果却如此不同呢?

▲越南现代绘制的洞穴之战

安南最终不同于高句丽的绝地反杀,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征服者的差异。明朝征服安南后,与唐朝相比,安南的地方待遇非常简单粗暴。唐朝灭亡高句丽后,为防止高句丽地方势力死灰复燃,大量高句丽贵族和地方豪强迁往内地,派出忠于唐朝的原高句丽上层官员安抚高句丽老地方。另一方面,明朝征服安南后,并没有像唐朝那样复杂地迁移当地势力或安抚,而是简单地派遣中原官员和军队接管安南地区。所以明朝对安南的地方控制是建立在军事压制的基础上的,可以说是相当松散的。

[img]667851[/img]

▲朱棣对安南征服后的后续工作敷衍了事,为黎利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明朝地方官员与地方势力的矛盾已成为安南复国的绝佳温床。与此同时,安南与高句丽相比,另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安南内部族群的单一性。例如,今天的越南,其主要民族京族,占全国人口的86%。与高句丽相比,内部民族非常复杂,除了统治阶级高句丽,还包括原乐浪县和辽东中原人、东北漠河部、西部草原契丹人、南部高句丽后保留百济人和三韩人。如此复杂多样的结构,高句丽灭亡后,其实很难像安南一样在内部产生强大的向心力,所以更容易被新的统治者分化。

▲被征服后,高句丽内部族群的多元化使他们难以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

另一个让高句丽和安南命运截然不同的是两者当地的气候差异。虽然高句丽和安南的气候给征服者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但两者的气候类型确实完全不同。隋唐两代高句丽最大的麻烦是当地冬季气候寒冷。在棉花被引入中原之前,这确实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很难解决,但并非不可能解决。虽然冬季寒冷地区会给不适应气候的冬季军队带来很大的麻烦,但只要保证后勤稳定,把握进攻节奏,气候对军队的不利因素就能大大降低。

[img]667852[/img]

▲虽然高句丽的气候对隋唐军队影响很大,但并非无解。

相比之下,安南地区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足以成为明军的噩梦。与高句丽的寒冷不同,安南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湿热环境使明军在该地区作战。湿热气候容易腐蚀盔甲。同时,各种军用材料和粮食也会发霉。因此,在这一地区作战,对物资的消耗远远大于在寒冷的北方。在各地发生大规模叛乱,无法从当地获得供养后,物流成本将大大增加。然而,安南地区多山多雨的地形使得各地之间的交通联系非常脆弱。而且,明军在不熟悉当地地形环境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当地反抗势力的攻击。征服和统治的最终成本远远超过了中原王朝的利益,这很容易导致中原王朝放弃这个地方。

[img]667853[/img]

▲安南是越南北部地区的地形、气候和交通环境,对任何占领者来说都是噩梦。

总的来说,历史充满了巧合。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微妙的地方,历史趋势会有很多不同。我不得不说,这可能是历史的乐趣。


为什么安南和高句丽都想离开中原?为什么安南和高句丽都想离开中原?

,,,,,,

  • 唐初名将高侃:唐高宗时期摧毁高句丽的头号英雄
  • 唐代著名将军高侃,高适的祖父。高侃是唐高宗时期的重要将领,为唐朝边境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一位“节俭、忠诚、足智...

  • 杨迪皇帝在京都住了14年,远征高句丽炫耀
  • 公元581年, 北周小皇帝的祖父杨坚篡夺了周建隋。仅仅12天后,年仅13岁的次子杨光,即后来的杨迪皇帝,就被授予晋王称号。这...

  • 唐史解密:盘点历史上归化唐朝的高丽将领
  • 高仙芝 高仙芝(?-755年),中国唐代高句丽族名将。唐玄宗时期的将军高仙芝,最著名的事迹是带领唐军在中亚与阿拉伯帝国展开...

  • 李俊有什么实力?他是如何成为水军老板的?
  • 庐州人的天寿星混江龙李俊。北宋时期,泸州属淮南西路,领合肥、慎城、舒城三县。安徽省合肥县州治。李俊长得高马大,浓眉大...

  • 杨光为什么要三征高句丽? 三次远征对王朝的影响有多大?
  • 今日给大家带来杨广三征高句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一看。 隋朝第二任皇帝杨光死后被命名为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

  • 杨迪皇帝三次远征高句丽都没有灭绝 为什么最后拖垮了自己?
  • 不知道:杨迪皇帝三征高丽,不但没有毁掉它,反而把自己拖垮了。这就是为什么读者会给你详细介绍,然后往下看~从一开始,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