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唐初名将高侃:唐高宗时期摧毁高句丽的头号英雄

唐代著名将军高侃,高适的祖父。高侃是唐高宗时期的重要将领,为唐朝边境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一位“节俭、忠诚、足智多谋”的著名将军。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高侃首次出现在史书中,此时他已官至右骁卫郎将,奉唐太宗之命出征东突厥的车鼻可汗。

贞观四年(630年),唐军击灭东突厥杰利可汗(见唐灭东突厥之战)后,其余人都想拥有小可汗阿史那的鼻子。突厥以北的游牧族薛延陀部势力强大,车鼻不敢抗衡,便率众臣属于它。车鼻“勇敢,有策略,颇为众附”(《旧唐书·突厥传》),所以薛延陀不允许,想杀死它,吞并它。车鼻得到消息后,由于害怕被杀,乘机逃跑。薛延陀派数千名骑手追击,车鼻率部迎战,大败追兵,于是在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北建牙帐,自称乙注车鼻可汗。此后,突厥余众陆续归属,几年内有3万名士兵。车鼻所在地距大唐万里,西歌罗禄、北结骨与其形成聪盟。与此同时,薛延陀不断掠夺,屡获胜利,势力逐渐强大。

贞观21年(647年)11月,车鼻派儿子沙碗罗特勒入朝贡献一切,并声称要亲自入朝。唐太宗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派云将军安调遮,右屯卫郎迎接韩华,但车鼻无意入朝。为了完成使命,右屯卫郎将韩华和葛决定将车鼻抢到长安。但这件事被车鼻发现,安调遮和韩华都被杀了。

为了加强对北方突厥族的控制,唐太宗怒不可遏,决定发兵征服车鼻。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正月,唐太宗以高侃为唐军主教练,率回河、仆骨等部门(均为北方游牧族)进攻车鼻。高侃率军入境后,突厥各部陆续背叛车鼻,纷纷归降。十月,唐朝在突厥故地置舍利等五州,隶属于云中都督府(治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苏农等6州隶属于定襄都督府(今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东北)。

[img]124857[/img]

永辉元年(650年)6月,高侃再次率军攻击车鼻,前往阿息山(似乎是蒙古察斯图博格多峰)。车鼻想召集所有部门的负面和拒绝,但所有部门都没有去战斗,所以车鼻不得不带领数百人逃跑。高侃果断率领精骑追击,在金山抓住车鼻,全部归降。

九月初四,高侃护送车鼻可汗返回京城长安,高侃因功被封为卫将军。此时唐太宗已去世,高宗李治继位。唐廷将车鼻余众置于郁督军山(今蒙古杭爱山),并建狼山(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北)都督府统治。从此,突厥人都是唐朝封土内的臣民。唐廷也设在(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汉海(蒙古哈尔和林西北)两都保护府统治其辖区10个都督府和22个州,各以酋长为刺史和都督,加强唐廷在北方的统治。

当时高侃出征车鼻的胜利意义重大。一是及时消除北方隐患,稳定边境。史称:“自永徽以来,已危三十年,北鄙无事可做。“(《旧唐书·突厥传》)其次,唐军的胜利使漠北在唐朝的直接控制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高侃个人来说,经过这场战斗,他一举成为当时的名将。近代岑仲勉先生说:“其功足与苏定方王方翼相似。据《新唐书·高固传》记载:“祖侃,永徽为北庭安抚使,禽车鼻可汗,以功为安东都护。由此可见,战后高侃曾担任北庭安抚使,后官至安东都护。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高侃的事迹再次绝于史书。

乾封元年(666年),高丽泉盖苏文去世,长子泉男孩继任莫离支,与弟泉男建、泉男产不和,泉男建自称莫离支,发兵讨伐男孩。泉男孩派其子泉献诚到唐朝求助。6月初七,唐命右骁卫将军契碧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带兵救援泉男孩;命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向导(见唐灭之战)。此时,高侃担任营州(治龙城,辽宁朝阳)都督。由于营州离高丽很近,高侃很快接到命令:与左金五卫将军庞同善共同行军总管,讨伐高丽。九月,庞同善率先大败高丽军,与泉男孩相遇。

乾封二年(667年)9月14日,李征兵带领高丽军事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留契碧何力守卫,趁机攻下附近所有16座城市。泉男建认为有机可乘,便派兵袭击高侃、庞同善在新城营地,在左武卫将军薛仁贵的支持下,唐军将其击败。随后,高侃率军进入金山(今辽宁昌图西),与高丽军作战,但初战不利,高丽军乘胜发起追击。这时,薛仁贵带兵从侧面攻击高丽军,高侃也回兵掩杀,最终击败高丽军,斩首5万多级。

此后,唐军越占越勇,终于在9月12日攻克平壤城,灭亡高丽。高侃因功晋升为左监门卫将军。

咸亨元年(670年)4月,吐蕃发兵攻占西域18州(均在今新疆),使西北边境紧急。唐高命令安东都保护薛仁贵到西北(见大非川之战)。四月,高丽酋长钳牟岑乘机起兵反唐,以高丽王高藏的孙子安舜为主,进入唐朝东北地区。唐高宗随后任命高侃为安东都护、东州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卫大将军李金为燕山道行军总管,带领军队进攻,并派司平太常伯杨防范高丽逃亡者。在唐军士兵的压境下,安舜杀死钳牟岑,投奔新罗(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咸亨二年(671年)7月初一,高侃率军在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打破钳牟岑的残余部队。咸亨三年(672年)12月,高侃在白水山(泉山,全州南海)击败其余部分,击败增援新罗兵,俘获2000人。

死后,高侃陪葬在乾陵。高侃有三个儿子:高崇德、高崇礼、高崇文,高崇文之子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高侃是唐高宗时期的重要将领,为唐边境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一位著名的将军,“节俭、忠诚、足智多谋”(《老唐书·贾曾传》)。


唐初名将高侃:唐高宗时期摧毁高句丽的头号英雄唐初名将高侃:唐高宗时期摧毁高句丽的头号英雄

,,

  • 杨迪皇帝在京都住了14年,远征高句丽炫耀
  • 公元581年, 北周小皇帝的祖父杨坚篡夺了周建隋。仅仅12天后,年仅13岁的次子杨光,即后来的杨迪皇帝,就被授予晋王称号。这...

  • 唐史解密:盘点历史上归化唐朝的高丽将领
  • 高仙芝 高仙芝(?-755年),中国唐代高句丽族名将。唐玄宗时期的将军高仙芝,最著名的事迹是带领唐军在中亚与阿拉伯帝国展开...

  • 杨光为什么要三征高句丽? 三次远征对王朝的影响有多大?
  • 今日给大家带来杨广三征高句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一看。 隋朝第二任皇帝杨光死后被命名为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

  • 杨迪皇帝三次远征高句丽都没有灭绝 为什么最后拖垮了自己?
  • 不知道:杨迪皇帝三征高丽,不但没有毁掉它,反而把自己拖垮了。这就是为什么读者会给你详细介绍,然后往下看~从一开始,高丽...

  • 李世民被射瞎眼睛投降是真的吗? 是韩剧歪了还是真的有这件事?
  • 许多人不知道唐太宗投降的真假,下一步就跟着一起欣赏。 在韩国偶像剧中,历史服装也是他们非常热衷的主题。作为我们几千年的...

  • 高句丽是如何激怒杨迪皇帝的?杨迪皇帝花光国库为什么要打?
  • 众所周知,隋朝的灭亡是隋颉帝要求的,这导致了隋朝人民当时的贫困状况。然而,事实上,隋颉帝当时只做了所有皇帝都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