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迁徙大多始于战争和灾难。温姓的迁徙应该从商汤灭温开始,但历史上看到的是商末周初的战争。根据中国著名姓氏研究专家袁义达和何光岳的研究,一位温人在商末周初迁往西域祁连山昭武城。从温家族的迁徙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夏末和商初已经从温地迁出。首先,他们来到了今天的山西和陕西,直到商末和周初
今天到甘肃昭武城。温国人抵达祁连山昭武城后,遭到匈奴人的抗击,继续向西,进入新疆,但也遭到吐蕃人的抗击。@ 一个温国人流向疆南,然后建立了温宿国;另一个温国人,越葱岭进入俄罗斯,融入其他种族。自商代以来,温国人迁往各地。他们越走越远,逐渐到达北方的内蒙古、宁夏和辽宁。然而,他们从未忘记自己是温国人。在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中,他们逐渐形成了后来带有“温”字的民族,如温孤氏、温盆氏、温都氏等。
[img]666987[/img]
春秋战国时期,少数温姓向南迁徙,楚国参将温集(见《广东温氏发展史》)。从两晋之间开始,温氏大量迁徙到江南。据《晋书·温桥传》记载,山西省太原县祁县温疥、温序后代温乔晋时至浙江。温桥后因封安郡公,家居赣州(今江西)地区。他的十二世孙温皋,南北朝时入籍扬州,温皋次子温穆葬在温州府地。唐末,温昱的子孙温同保迁居福建,后人温元旺迁居上杭(见上杭温氏谱)。宋代,温德兴先任漳州太守,后任广东潮州太守,后任海南琼州太守。他死于上任途中,埋葬在广州白云山。他的后代在广东繁衍。宋末元初,温氏经珠江三角洲散居云、贵、川、滇各省(见温氏族谱)。
[img]666988[/img]
根据《广东温氏发展史》,清朝康熙61年(1722年),温日操等人住在台湾省;雍正12年(1734年),温明鼎等人再次住在台湾省:乾隆8年(1743年),粤人温、曾、赖、曹又住在台湾省。温宗瑞迁居新加坡南洋,广东廉江温缓。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战争,沿海粤、闽、桂、滇大量迁徙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如今,东南亚已经成为温氏的繁荣之地。
温国的后人怎么样?现在它们分散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