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两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本贷款,以确保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以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复苏。
“布雷顿森林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了美国1944年1月规定的每盎司35美元的黄金价格,每美元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按官方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了防止黄金价格受到自由市场黄金价格的影响,各国政府需要与美国政府合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价格。
其次,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的政府规定了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并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了与美元相同的汇率。
@ 实行可调固定汇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的1%范围内波动。如果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波动1%,各国政府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以保持汇率稳定。会员国法定汇率变动超过10%的,必须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1971年12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化扩大到上下2.25%,决定“平价”的标准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这种布雷顿森林系统的汇率系统被称为“可调整的指甲汇率系统”。
第四,各国的货币兑换和国际支付结算原则。本协议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如果对方将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交易中积累的国内货币兑换回国内货币。考虑到各国的实际情况,本协议作出了“过渡期”的规定。
[img]666572[/img]
本协议规定了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未经基金组织同意,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国际收支项目的支付或清算。
第五,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协议》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第六,调整国际收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支付,其余以国内货币支付。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赤字时,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向基金组织购买(即贷款)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购买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贷款。会员国认缴的份额越大,获得的贷款就越多。贷款仅限于会员国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即支付常规项目。
会议召开
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讨论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经过三周的讨论,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终决议》和《国际货币基金协议》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22个国家代表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正式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这两个机构自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中国是这两个机构的创始人之一。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两个机构中的合法席位已经恢复。
扮演角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经过几年的战争,人们发现美国已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战争的最大赢家。美国不仅最终赢得了战争,而且在经济上赚了钱。据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拥有的黄金占当时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黄金都通过战争机制流向了美国。
1944年7月,美国邀请44个联合国政府的代表在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各方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并在“金本位制”崩溃后建立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系统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黄金本位制。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为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有义务以官方价格兑换黄金。只有通过美元,所有国家的货币才能与黄金发生关系。美元处于中心地位,在世界货币中发挥作用。从此,美元成为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布雷顿森林系统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这个系统扮演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