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包括领导人在内的日本决策者已经预见了资源匮乏造成的必败结局,所以问题来了:日本为什么面对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还是一心一意发动战争?
简单来说,日本只能在没有希望的战争中赌博。首先,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美国不断收紧对日本的出口,石油、橡胶和粮食越来越稀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只能冒险与美国作战。对于日本来说,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传统强国,必须冒着巨大的风险入侵中国。1933年,日本只能退出国际联盟。这使日本在世界上臭名昭著。在加入国家联合会的一段时间里,日本伪装成一个大国和强国,赢得了许多西方国家的青睐。然而,入侵中国的不良行为使日本撕下了和平使者的面纱。这样,日本面临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差,为了迫使中国迅速投降,日本也加快了中国西南边境地区的入侵步伐,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切断海上联系。国际资源主要从西南边境通道进行。1940年7月,英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一度关闭滇缅公路。当年9月23日,日本入侵法国控制下的印度支那北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越南北部,目的是切断滇粤铁路和国际粮食供应线。英国不仅恢复了滇缅公路的开通,还向中国国民党政府提供了1000万英镑的贷款,以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
[img]666272[/img]
日本最头疼的是日美关系的急剧恶化。自1938年年中以来,美国对日本所有飞机进口实施了道德禁运。1940年1月,美国开始对日本供应的材料进行更严格的控制。珍珠港于5月被指定为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这使得日本越来越有可能遇到美国的攻击,这一切都让日本非常恼火。你知道,日本一直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1940年,日本93%的石油来自美国,需要进口许多原料。日本侵略印度支那北部也引起了美国的警惕。这不仅是英国和法国,也是美国支持中国的主要渠道。美国立即增加了对中国政府的援助。美国进出口银行向中国增加了5000万美元的财政援助,并禁止日本运输金属材料。为了与美国抗争日本入侵印度支那北部四天,与意大利德国签订了三国联盟条约。日本认为,与两国特别是德国的签署可以遏制美国,迫使美国结束对中国的援助,使日本更快地结束战争。
[img]666273[/img]
其次,当时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也让日本决定向南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政府认为,虽然向南发动战争获取资源是一场危险的国际象棋,但它仍然充满活力。日本和美国之间也发生了一些调解事件。1941年4月13日,日本和苏联签署了中立条约。在日本看来,再加上之前的德国和意大利条约,整个欧亚大陆都成了联盟。日本也沉浸在虚幻的外交胜利中。同时,这也可以让美国考虑与日本的关系,不会轻易与日本作战。此外,德国于1941年6月22日与苏联作战,德国根本没有向日本打招呼,这让日本非常恼火。与此同时,日本和苏联最近签署的条约也非常尴尬,在日本看来,是支持德国攻击苏联还是向南扩张已成为两难境地,7月2日,日本举行了皇家会议。在皇帝出席的会议上,日本决定向南发动战争。日本基于各种考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首先,日本认为,当时的主要西方国家,包括美国,主要精力都在欧洲,太平洋已经成为一个真空区,东南亚有丰富的大米、石油和橡胶资源。占领这一地区可以大大缓解日本资源短缺的困境。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次,日本认为它刚刚与苏联签订了合同。如果此时与苏联发生战争,国际社会将认为日本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如果没有信仰,就没有与美国谈判的基础。
[img]666274[/img]
此外,日本认为,在中国东北地区,与苏联的战争日本没有这样的实力。1935年5月至9月,日本向中蒙边境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试探性战略进攻。双方使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现金军事装备,展开了四个多月的激战,日本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失败,日本与美国谈判并没有放弃侵略,首先威胁法国在6月22日接受所谓的和平占领印度支那南部,并获得了八个空军基地和两个海军港口,两天后美国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面对美国的反应,日本没有停止,但在7月28日正式进入印度支那南部,作为回应,8月1日,美国开始禁止日本的石油运输,日本在这一点上绝望了。迫切需要发动战争来获取资源,这些西方大国的精力主要是在欧洲对付希特勒,日本可能会失去最后的机会。
由于长期的战争消费和美国的物资禁运,日本只能冒着嫉妒资源的风险,利用西方大国陷入欧洲战场的机会,挑起太平洋战争,赌输赢。
面对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 为什么日本仍然独自发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