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时代后期的日本,天皇退位后成为皇帝,或者被称为“医院”。这个“医院”也有一个名字叫“治天之君”,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皇家族的大父母和国家的领导者。镰仓时代末期后来,他的两个儿子后深草天皇和龟山天皇相继执政,于是皇统分裂。后深草天皇支持明院统,龟山天皇支持大觉寺统。前者以其住所命名,后者以龟山天皇的儿子、后宇多天皇创建的大觉寺命名。两位皇帝曾经交替继承王位,所以同一时期可能有几个“庭院”,但只有一个是真正的“治天之君”,也就是真正的掌权者。
花园天皇
在文化保护的第一年(1317年),皇帝是持明院统的花园皇帝。他的父亲看到皇帝还活着,但事实上,“天王”是花园皇帝的兄弟,退位后看到皇帝。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位皇帝大觉寺统的后宇皇帝。在爱子后两位皇帝早逝后,这位后宇皇帝仍然窥视着“天王”的位置,并想把他的子孙后代送上皇位。
今年年初,花园天皇已经在皇位上呆了十年。也许对于中国君主来说,十年不算长,也不一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然而,对于习惯了两位皇帝交替掌权的“在野党”后宇多来说,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花园皇帝从皇位上拉下来。后宇多皇帝当时已经出家,被密教传法灌顶。他是一个合格的密教修行僧(所以称他为后宇多法皇比较合适,本文统一称他为皇帝是为了方便叙述)。但他对政治权力的渴望并没有因为进入佛教而改变——以前的皇帝大多也是如此。
后宇上帝的愿望是让他爱的儿子后面的两个年轻的孩子,即邦亲王继承王位。然而,邦亲王太年轻,体弱多病。因此,妥协的计划是将后两位皇帝的弟弟尊重和治愈亲王,推上王位,进行过渡,然后将王位传递给邦亲王。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过渡者”永远不会只满足于成为过渡者。
1317年4月7日,镰仓幕府使节上京,来到朝廷重臣西园寺实兼家中。西园寺世袭关东申次,这是一个重要的职位,扮演着沟通镰仓幕府和朝廷的角色。幕府在节日期间拜访西园寺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花园皇帝那里。他得知镰仓幕府可能正在与西园寺和后宇多皇帝讨论退位和建立新皇帝的问题。尽管皇位的转移,归根结底是天皇家的家事,但镰仓时代中期以后,在皇位继承上,幕府有着巨大的发言权。基本上,如果不得到幕府的同意,天皇家决定的候选人将无法通过。因此,后宇多上帝很早就与镰仓幕府拉好了关系。
[img]665584[/img]
后宇多天皇
后宇多上帝的计划是先把王位交给尊治亲王,然后邦省亲王就位,最后看机会把王位传给后伏见天皇的儿子量仁亲王(也就是花园天皇的侄子)。这个计划很快就遭到了持明院统(伏见上帝,伏见上帝,花园天皇)的反对。最后,它失败了。幕府使节只呆了一个多月就回到镰仓,事情被搁置了。
后宇多上帝又上台了
然而,事情最终又改变了。最直接的变化是持明院统一方的支柱,花园天皇和后伏见上帝的父亲,53岁的伏见天皇在9月3日突然去世。于是后宇多上帝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第二年初,他给花园天皇施加了压力。这时,花园天皇22岁,弟弟后伏见上帝31岁,后宇多上帝52岁。在政治经验和经验方面,花园天皇兄弟根本不是后宇多上帝的对手。伏见上皇死后,后宇多上皇恢复了与镰仓幕府的秘密谈判,再次向镰仓幕府派出使节,以确保幕府的支持。使节在文保二年(1319年)2月12日返回京都,带来了顺利的消息。
2月15日,后宇多皇帝开始准备即位礼仪。20日,镰仓幕府驻京办“六波罗”使者前往西园寺实兼宅,再次传达幕府意见。在这一事件中,与幕府密切相关的重要大臣西园寺始终坚持站在后宇多皇帝一边,镰仓幕府也是如此。在各方势力的支持下,后宇多皇帝处于完全有利的地位。
二十一日以后,后宇多与许多重臣、东宫储君尊治亲王商谈。之后,后宇多上皇甚至选择了自己执政的房子,他甚至急切地想在尊治亲王即位的同一天,把爱孙邦省的亲王立为储君。二月二十六日,事情如期进展,花园天皇退位,尊治亲王正式就位。王位的交替非常顺利,这位尊治亲王,是后来的后启天皇。后宇多上帝也再次坐上了“治天之君”的位置,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了天皇,他也两次以上作为“治天之君”执政。这在日本历史上是罕见的。
后伏见天皇
在皇位交接过程中,后宇多与花园皇帝和后伏多次谈判,基本达成协议,即在尊治和邦省亲王继位后,尽快将皇位传给后伏见皇帝的儿子量仁皇帝。两位皇帝仍然和平共处,交替执政,这一协议也得到了镰仓幕府的认可。
夺权开启的南北朝时代
两年后,意识到自己老了的后宇多主动交出了权力,让后宇多(尊治)亲政。三年后,两次执政的后宇多皇去世了。作为一个“过渡者”,后启天皇在父亲去世后变得越来越不安。当时储君邦省的王子和另一边野花园的王子总是觊觎王位。这为皇权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
东宫储君邦省亲王,正中三年(1326年),从小体弱多病去世。在幕府的裁决下,后伏见上帝的儿子量仁亲王按照之前的计划坐在东宫。后伏见上帝为了赢得幕府的支持,可谓辛苦了——他急忙把使者送到镰仓,被世人嘲笑为“赛马”。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也许不久之后,“过渡者”天皇就会被赶下皇位。但是这位已经38岁的天皇,当然不会轻易妥协,因为他痴迷于政治。
[img]665585[/img]
后醍醐天皇
然后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后来,天皇选择打倒镰仓幕府,但没有成功。事件曝光后,幕府逮捕并流放了后来的天皇。这件事被幕府称为“主上御谋反”——“天皇造反”。这是轰动全国的大新闻。镰仓幕府废位后,量仁亲王如愿被推上皇位,后来光严天皇。但不久,全国反幕浪潮一个接一个地爆发。足利高氏(后来的室町幕府创始人)在幕府方面倒下,攻占了京都幕府的据点六波罗,而镰仓总部也被叛军征服。因此,持续了100多年的镰仓幕府宣布灭亡,镰仓时代正式结束。被镰仓幕府扶上台的光严天皇,还没坐多久就被迫退位,成为上帝,没有“治天”的权利。后来,天皇如愿重返京都,实施亲政。
之后的历史就像风雨一样。后来,在短暂的“新政”之后,足利高(尊氏)举起反旗,于是后来的天皇不得不逃出京都,后来在奈良南部的吉野山定居下来。此后,经过多次拉锯战,足利尊氏占领了京都,拉出了已经下野的光严上帝,请他做“治天之君”,邀请弟弟做天皇。因此,光严上帝和逃到吉野后,被称为历史上的“北朝”和“南朝”,双方开启了长期对抗和战争的“南北朝时代”。
日本天皇也会造反吗?天皇造反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