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南征北战统一中国时,南方两浙地区的一个国家毅然将自己治理的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全部献给了北宋王朝,历史上被称为“纳土归宋”。这个国家是吴越国。
吴越当时的领土包括浙江省、上海、江苏等地。国内经济发达,民生稳定。吴越“纳土归宋”的善举,让这里的人民避免了战争的屠杀,保障了经济文化,在后世留下了很大的美誉。
[img]665691[/img]
然而,毕竟,吴越是一个归降的国家。历史上有许多小国主动向强者归降。为什么只有吴越留下了这么好的名字?吴越的“土归宋”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尊中原王朝为正统是吴越的基本国策
吴越国的创始人是钱柳。他原本是唐朝的一员将军。占领两浙地盘后,他开始将两浙地区经营为自己的割据势力。
后梁灭唐后,朱文无法征求远在两浙的钱柳,于是正式将钱柳封为吴越王。事实上,当时的吴越国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小朝廷,所以很多臣子建议钱柳当皇帝。毕竟当时南方很多小国都当皇帝了。
但钱柳知道自己很弱,不得不找个靠山。他拒绝称帝,坚定地以中原王朝为正朔。从那以后,在中原王朝的历代,吴越王都要去朝贡接受封印。
正是钱柳的战略使吴越在战争的五代十国时期有了稳定的支持者。战争在中国很少发生,吴越的经济文化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更难得的是,吴越王钱柳在临终前遗训中告诉后人,吴越国英始终以中原王朝为正朔,如果遇到真正的明君,就要顺应中国统一的潮流。
因此,几位继位的吴越王继续以中原王朝为正统,甚至将自己的年号改为中原王朝的年号。
正是这种一贯的思想,让吴越王钱珠在面对北宋的统一形式时,主动选择把自己的领土和人民献给北宋,让国内人民避免战争的痛苦。
第二,吴越国主动归降,没有抵抗
当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吴越国在经济上给了赵匡胤很大的帮助。当时,吴越与北宋关系融洽。当赵匡胤采取“先南后北”的方针统一中国南方时,他首先攻击荆楚、后蜀等地,然后攻击南唐和吴越。
赵匡胤摧毁湖南和后蜀后,具有统一世界的气象和力量。南唐和吴越表示了他们的臣服。然而,南唐李后主并不愿意屈服于人民,秘密动员人民准备组织抵抗。然而,他给了赵匡胤攻灭南唐的借口,一举攻灭江宁,南唐灭亡。
此时,吴越仍然是南方唯一剩下的独立政权。由于赵匡胤统一全国,吴越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即使在赵匡胤攻打南唐时,钱珠也拒绝了李后主的帮助,而是派兵帮助北宋攻打南唐。因此,钱珠曾希望以屈服的方式忠于北宋,但赵匡胤拒绝了。
赵匡胤显然不想在他的统一政权中有其他小朝廷,所以吴越统一到北宋势在必行。到目前为止,吴越王钱珠别无选择。为了避免国内人民遭受战争的痛苦,他主动将所辖领土和人民归属于北宋。
@ 在赵匡胤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吴越国是唯一一个主动献地的国家。虽然他被迫无助,但他也继承了祖先的遗产训练,保护了国内人民,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是钱氏子弟历代名人辈出
钱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家庭。自吴越王钱柳以来,钱氏家族有很多名人。“纳土归宋”后,宋代有很多钱氏家族身居高位,有20多人封君王和国公,有100多人封侯拜相,入朝为官。
宋朝以后,有明朝钱谦益、清朝钱大新等历史名人。可以说,钱氏族是宋朝以后一个非常突出的家庭。
因此,吴越“纳土归宋”的事迹尤为罕见和值得称赞。正式吴越王的选择使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如此多的名人。
吴越降宋被称为[纳土归宋],为什么还在后世留下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