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历史上真正的徐偃王是仁义之君还是越礼之徒?

徐国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跨越千年的诸侯国,历经1600多年,共有44位君主。然而,在后人口中,最强大的徐燕王却备受争议。周王室称之为“越礼之徒”,不服从周礼,规格超越周天子。然而,人民和后代的学者认为他们是仁义之君,乐善良,受到高度赞扬。

徐国和秦国是同一个祖先,嬴姓徐,都是伯益的后代,即位后,便将伯益的后人分封在山东南部,这就是徐国的雏形。从夏朝到周朝,徐国历史悠久,是最早的诸侯国之一。每个朝代都非常警惕前朝遗民,尤其是商朝末年,徐国发展强劲。《后汉书》载:“地方500英里”,向他贡献的“三十有六国”。他是天下共主,但子诸侯国却如此强大,这在任何朝代都不是君王允许的。是周王室对徐国更加不安,频频出兵征讨。《诗经》记载,徐国君主南逃后,继续发展实力,不断壮大,与周穆王对峙,直到周穆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方霸主。

至于徐偃王一代,徐国实力空前强大,然后徐偃王开始越过“伯”位,称之为“王”,本质上是与周王(天子)分庭抗礼。对于战争时代来说,强大的朋友和邻居自然不是一件好事,楚国不能坐着不动,楚文王在大臣的劝说下,开始与周天子合作,共同攻击徐国,徐国无法抗拒,无法回到天空,被打败。到目前为止,徐国没落,徐偃王南逃后,徐国便一塌糊涂,终于在后来的吴越争霸中,被吴国摧毁。

徐偃王是徐国历史上最强大、最有争议的国君。据说周和楚当时出兵的原因是“徐国不遵守礼制,违反了周礼,诸侯国的仪仗规范已经超过了周皇室”,被称为“越礼之徒”,但后来的迹象和历史记录不足以支持这一说法。另一种说法是,徐燕王仁义善施。他在江东的土地上很有威望。当他得知敌人打过来时,他知道对方的旗帜是他自己的“周礼”,所以他独自放弃了王位,抛弃了城市,逃离了南部,以免伤害人民,让对方不要伤害人民。

徐偃王在《读韩愈偃王庙碑文有感》中被描述为“仁心治国丰富,赤矢朱弓竟肇兵”。只重文治轻武备,臣民走彭城十万。“徐偃王弃城逃跑时,据说有成千上万的人跟着徐偃王一路走到深山,以国姓自居。从那以后,它被称为徐州,这座山被称为徐山。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说明徐偃王在当地的口碑和他的仁义影响很大。

[img]664669[/img]

“说园”曾有言,徐偃王临终说:“我靠文德,不知武务,以至于这样。“韩愈曾经比较过同一个祖先的徐国和秦国。他认为徐国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而秦朝只有二世才会灭亡,是因为这就是仁义与暴政的区别。“虽然在那个竞争激烈的世界里,我们正在扩大我们的军备,增强我们的实力,但在我们没有统一世界的背景下,作者认为这样的善良和广播的仁义无疑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们可以多想想另一种说法。东夷在历史上没有得到中原人的认可。此外,徐国原是前朝遗留下来的诸侯。周武王死后,周武王的后代自然会联系前朝的诸侯国。此外,周昭王和周穆王时期已经开始挥霍祖先留下的财产,肆意赋予人民,加重内部剥削。诸侯国对宗主国的暴力统治和沉重的负担非常不满。从后人的历史资料和各种传说中,我们可以知道徐燕王是反对宗周最强大的国王之一。周天子和楚国所谓的“周礼”,即使确实存在,也无非是徐偃王对周穆王的暴虐无道反抗,触及了他们的利益。


历史上真正的徐偃王是仁义之君还是越礼之徒?历史上真正的徐偃王是仁义之君还是越礼之徒?

,,,,,,

  • 周武王姬发是怎样死的?姬发生平简介
  • 周武王,姬姓,名发,谥武,日名为珷帝日丁,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是西伯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其正妻为邑姜,西周的...

  • 周以[专利]治民:历史上第一次平民暴动
  • 中国的确切年龄是共和国的第一年,也就是公元前的841年。今年,召公与周公合作,共同掌管周王的权力,处理国家政府。在此之前...

  • 周文王姬昌早年有着怎样的经历?姬昌生平简介
  • 1、勤于政事 周文王姬昌,姬姓,名昌,是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 相传西伯...

  • 揭秘:周平王的东迁和春秋战国的形成有何关系?
  • 在周朝八百多年的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造成西周灭亡,又由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启一个东周时代。至于东周时期,在历史又通常...

  • 解密:周朝始祖弃为何三次被母亲狠心抛弃?
  • 那是在上古“三皇五帝”时的帝喾(ku)时期,作为部落联盟酋长的帝喾,迎娶了炎帝后裔有邰(tai)氏部落的女儿姜原。 帝喾一生共有...

  • 商纣王有多残忍:商朝遗民有话要说:
  •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周朝后分为西周和东周,共存在791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周朝能摧毁商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