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初年,周天子直辖的“王畿”在军狄的不断攻击和诸侯的侵蚀下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周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的军事实力也日益丧失。
[img]663985[/img]
随着王权的沦落,诸侯对天子的贡献大大降低,皇室财政越来越拮据,不得不依靠诸侯的资助。经济上也是如此,政治上也经常被诸侯摆布。此时,周天子的君主地位已名存实亡,社会进入了动荡时代。郑庄公小霸中衰,先后崛起了齐、晋、秦、楚等较强的诸侯国,他们奋发图治,发展势力,积极从事霸权活动。当时,在管仲的帮助下,齐国君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力逐渐增强,占据了中原诸侯的主导地位。此时,河南省东部有一个宋国。宋国君宋桓公加入了以齐桓公为首的联盟,因为他对齐国的繁荣感到震惊。
[img]663986[/img]
宋桓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兹父,很迂腐;长子叫目夷,他比兹父大,聪明,深受宋桓公的喜爱。按照当时的制度,公子兹父应该立为太子。父亲知道父亲更喜欢目夷,便对桓公说:“目夷比我更有能力,请父亲立他为王子,让我帮他。这与宋桓公的心意是一致的,现在同意了。不料,目夷却推辞道:“立我为王子,这是不合古义的。假如是这样,那我就得离开这里。宋桓公以为目夷只是说说而已,也没有改变主意。
见父亲还坚持原来的想法,目夷起身避开卫国。见此,兹父也离开了宋国。
[img]663987[/img]
过了一段时间,宋桓公病倒了,于是派人给他的父亲打电话,他的父亲是王子。看到这一点,他也回到了宋朝。不久,宋桓公就死了。公元前650年,他的父亲即位,这就是宋襄公。襄公即位后,他任公子为左师,执政国政。
宋襄公之前,宋国30年没有战争,国家安全,为宋襄公治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宋襄公即位初年,在左师目夷的帮助下,国内治理得到了改善,连齐桓公都非常钦佩。
宋桓公为何不立子宋襄公为太子,反立妾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