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郭之乱,是指公元192年至公元196年,李珏、郭泗控制汉献帝刘协,控制朝政的历史事件。
[img]663849[/img]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老部李珏、郭思等人以董卓报仇为借口,率军攻占长安,杀死司徒王允等人,掌控朝政四年。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成功东迁洛阳,在曹操的控制下迁都许,李郭之乱结束,进入了曹操“以天子为诸侯”的时期。
李郭之乱给关中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史称“强者四散,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
事件背景
中平六年(189年)掌握朝政后,凉州军阀董卓逆行暴虐,引起了广大士族和人民的不满。
初平三年(192年)4月,司徒王云、尚书仆射士孙瑞、董卓的亲信吕布密谋杀死董卓。董卓被杀后,满朝文武和全体士兵高呼万岁。长安人在街上唱歌跳舞,庆祝奸贼被杀,依附董卓的人也被下狱处死。
[img]663850[/img]
事件起因
董卓被杀后,他的女婿牛辅驻扎在陕西县。他的队长李珏、郭思等人王允和吕布杀死了董卓。因此,他非常讨厌并州人,杀死了他们军队中数百名并州男女。不久,牛辅死于动乱。他死后,大家都不知所措,打算分开散去。李珏等怕了,先派人到长安乞求赦免。王允以一年内不能赦免两次为借口拒绝了他,并试图剥夺凉州士兵将军的军权,禁止凉州士兵,并计划利用关东士兵控制他们。
三国典故——李郭之乱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