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扶余国与松原扶余县没有直接关系。古扶余国在北魏灭亡,扶余县成立于民国三年(1914年)。坚持说有关系,只能说扶余县属于古扶余国的范围。我们来看看扶余县和扶余县的历史。
一、扶余县
扶余县现在应该被称为扶余市,属于吉林省。我们知道,在历史上“突破关东”之前,吉林和黑龙江省人口稀少。清初,这里只有一个叫伯都内站的驿站。康熙三十二年,在驿站南部建立了伯都内新城。中华民国成立后,它被改为新城县。后来,由于河北和山东叫新城县的地方太多,它被改为扶余县。
[img]663466[/img]
二、扶余国
扶余,又称夫余,是中国古代东北部族的分支。扶余最早出现在易周书(先秦典籍)中,名为福余,是九夷之一。松嫩平原上有一棵树,树上有一种可食用的盐。在古代,一些越人来到松嫩平原。他们称吃这种盐的人为扶余。这是扶余名字的另一个解释。
[img]663467[/img]
《史记》是扶余最早出现在史书中的地方,它在卫满朝鲜前108年被摧毁时就存在了。据《后汉书》报道〈东夷列传〉记载:扶余国,在玄妲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一娄,西与鲜卑,北有弱水。地方2000英里,本地也。西汉时期,扶余被划入玄鞅郡。扶余在汉武帝年开始向汉朝进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国关系恶化,边境冲突频发。高句丽大武神王时期北伐,成功诱杀扶余国王带素,然后扶余开始衰落。
汉顺帝永和元年(136年),扶余王来到洛阳,金书记载永和二年夫余是百济入侵西迁近燕。三国时期,辽东半岛由公孙氏主导,后来扶余被鲜卑攻击,进一步衰弱。到晋太康时,慕容氏被打破,立即复国(扶余王自杀,子弟亡沃郁,子依罗后即位)。慕容氏346年再次攻击扶余,最后在北魏时期,扶余国被勿吉(满族祖先)摧毁。
[img]663468[/img]
以上只是历史书的记载。由于历史悠久,缺乏考古证据,很难找出当时的情况。古代的扶余人可能住在现在的扶余县土地上,但在接下来的1600年左右,这片土地上的主人一个接一个地改变了他们的关系。从怀古的角度来看,他们几乎不能计算关系。
古扶余国和现扶余县有什么联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