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永嘉南渡:为汉族保存中原文化带来便利 南北沟通也得到了加强

由于气候变化或战争等原因,很少有人能一直留在一个繁衍的地方,大多数人的祖先都被迁移了。有的是小规模迁移,有的是全国迁移。永嘉南渡是历史上汉族的大规模迁移。从春秋到西汉末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温暖期。秦汉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一度左右。当时江南很热,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西汉末年东汉初期,进入寒冷期,唐初,东晋16国达到顶峰。

[img]663641[/img]

@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气温一直比较冷。此时,江南湿热消失,气候适宜农业发展。中原汉族人开始向江南迁移。江南部分地区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受汉族南迁的影响,北方游牧民族也开始向内陆迁移。气候寒冷,霜雪天气越来越多,草会提前枯黄,影响畜牧业的发展,游牧民族也会迁往大陆。

东汉领导人希望增加内地劳动人口,增强北方军事实力,因此他们非常支持少数民族人口向内迁移。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有中原移民的趋势。西晋陷入八王之乱后,少数民族开始反对西晋,中原流民也开始谋反。这时,可以说是乱世,开启了16国历史的篇章。公元311年4月,羯族石勒击败西晋太尉领导的10万兵马。2月后,洛阳失守,西晋王公大臣死亡,有3万多人,历史上被称为永嘉之祸。不久之后,西晋灭亡。永嘉之祸后,中原非常混乱,汉族人开始陆续向南迁移。

[img]663642[/img]

之后,司马睿在江南重建了晋朝。出乎意料的是,蝗灾在北方的一些地区爆发,北方的人民也开始向南迁移。此外,向南迁移的贵族可以说是大规模向南迁移。据史料记载,当时十分之一以上的北方人迁往南方,到了南宋,南迁的趋势才宣告结束。史称永嘉南渡。晋朝重建后,人们认为它是一个正统的王朝,已经向南迁移。汉族人在南方地位较高,不仅方便汉族保护中原文化,而且加强南北沟通,使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使中国文化发展壮大。@ 这次大规模的南迁是非常有益的。


永嘉南渡:为汉族保存中原文化带来便利 南北沟通也得到了加强永嘉南渡:为汉族保存中原文化带来便利 南北沟通也得到了加强

,,,,,,,

  • 王国宝简介 晋朝中书令王坦第三子王国宝的生命
  • 王国宝(?-三九七年),字国宝,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中书令王坦之的第三个儿子,太保谢安之婿了。司马道子与会稽王相善,...

  • 刘聪简介 十六国时期,汉朝国君昭武皇帝刘聪生平
  • 刘聪(?-318年8月31日,字玄明,新兴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名赵,史称前赵)国君。汉光文帝刘渊第四...

  • 张轨简介 晋武帝时期任凉州牧的张轨生平
  • 张轨(255年-314年),字,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的实质性建立者。张傲和张茂都...

  • 王戎简介 西晋时期名人[竹林七贤]王戎的生活
  • 王戎(234-305年),字俊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荣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

  • 山涛简介 西晋名人[竹林七贤]山涛生平
  •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五指西)人。西晋时期的名人、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早逝,贫穷的家庭。好老庄...

  • 余喜介绍了东晋天文学家宣夜的继承余喜的生活
  • 余喜(281-356年),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年)被征为博士;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