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气候变化或战争等原因,很少有人能一直留在一个繁衍的地方,大多数人的祖先都被迁移了。有的是小规模迁移,有的是全国迁移。永嘉南渡是历史上汉族的大规模迁移。从春秋到西汉末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温暖期。秦汉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一度左右。当时江南很热,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西汉末年东汉初期,进入寒冷期,唐初,东晋16国达到顶峰。
[img]663641[/img]
@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气温一直比较冷。此时,江南湿热消失,气候适宜农业发展。中原汉族人开始向江南迁移。江南部分地区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受汉族南迁的影响,北方游牧民族也开始向内陆迁移。气候寒冷,霜雪天气越来越多,草会提前枯黄,影响畜牧业的发展,游牧民族也会迁往大陆。
东汉领导人希望增加内地劳动人口,增强北方军事实力,因此他们非常支持少数民族人口向内迁移。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有中原移民的趋势。西晋陷入八王之乱后,少数民族开始反对西晋,中原流民也开始谋反。这时,可以说是乱世,开启了16国历史的篇章。公元311年4月,羯族石勒击败西晋太尉领导的10万兵马。2月后,洛阳失守,西晋王公大臣死亡,有3万多人,历史上被称为永嘉之祸。不久之后,西晋灭亡。永嘉之祸后,中原非常混乱,汉族人开始陆续向南迁移。
[img]663642[/img]
之后,司马睿在江南重建了晋朝。出乎意料的是,蝗灾在北方的一些地区爆发,北方的人民也开始向南迁移。此外,向南迁移的贵族可以说是大规模向南迁移。据史料记载,当时十分之一以上的北方人迁往南方,到了南宋,南迁的趋势才宣告结束。史称永嘉南渡。晋朝重建后,人们认为它是一个正统的王朝,已经向南迁移。汉族人在南方地位较高,不仅方便汉族保护中原文化,而且加强南北沟通,使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使中国文化发展壮大。@ 这次大规模的南迁是非常有益的。
永嘉南渡:为汉族保存中原文化带来便利 南北沟通也得到了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