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是70岁,当然,古代不叫退休,而叫致仕。只要你年纪大了,你就可以要求辞职回家,但只有少数官员能真正活到70岁,地位高的官员可能不会主动要求官员,这取决于情况。但是,为什么官员要求辞职后要回老家,而不是继续在京城养老呢?古代的交通也不方便,如果老家住的比较远,整个旅程会很辛苦,但他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老家。事实上,这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在一些朝代,京城也不想随便住。
明清时期,当时的首都不像今天的北京,全国人民都想去一线城市发展。在古代,甚至首都的城市化程度也很低。人们主要依靠工作来谋生,没有必要住在首都。一般来说,外国人除了商人是官员,但大多数官员住在首都是典型的房子,也就是说,租房子,很少有人真正买房子。有些朝廷限制买房,有些人买不起。
[img]661540[/img]
在首都没有房子的人退休后必须回到家乡,否则他们甚至没有地方住。在唐朝之前,官员的住所相当于员工宿舍。只有官方头衔匹配的人才能入住。如果他们退休或被调任,他们必须搬走,把房子留给下一个。虽然古代也有养老金制度,但很难保证每个人都能实施。在家乡生活的成本会更低,朝廷会分配一些田地,这也是退休福利之一。
[img]661541[/img]
然而,也有一些高权重的官员致仕。他们有资格留在首都,但他们仍然选择回到家乡。为什么?俗话说,官场就像战场。地位越高,退位后的情况就越危险。也许以前冒犯过的敌人在等待这一刻的报复。宫殿上的一切都可能发生。退休后躲得很远的人可能会完全放心。在历史上,有太多的人选择保护自己。
[img]661542[/img]
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古人相信落叶归根结底,认为自己死后应该在原来的地方,否则就不能进入轮回,从而变成孤魂野鬼。当然,有些人相信这个概念,有些人不相信,但大多数古人仍然坚持“根”的信念,老年人必须回家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简而言之,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官员们希望他们能回到家乡,所以他们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为什么古代官员不留在京城? 相反,他们都必须回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