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散官名。它始于西汉,沿着历代。宋从一品,是武官的最高阶。宋徽宗政和年间武官的官阶改定,最高为太尉,下分别以医生和郎为官名。金有将军,三品下,武官第十一阶,元升正二品,武官第三阶。明废。
[img]662226[/img]
武帝时期按等级:第一个是将军,第二个是骑将军,第三个是骑将军,第四个是卫将军,然后是前、后、左、右将军和杂号将军(比如李广利的二师将军)。对于一些有巨大贡献的高级军官或重要大臣,皇帝将给予将军或将军称号以示尊重。事实上,他们仍然是皇帝的高级顾问或代理人,不一定掌握军队,如魏青、霍光等。后来,将军逐渐成为常态官职,相当于全军总司令。
[img]662227[/img]
特别是汉武帝为卫青恢复了将军一职, 为霍去病设立一名将军 ,都在三公以上。
战国时期是将军的最高头衔,东汉时期主要由贵族和亲戚担任。具体名称包括建威将军、古代将军、中国将军、镇东将军、抚军将军等。除了古代将军的位置略低于三公之外,其余的都在三公之上。夏侯敦、姜伟等人都是三国时期的将军。
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废大司马为太尉。因此,大司马是太尉,是中国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军政和军事赋予的最高官职。东汉时,他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名为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魏初成立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改名为大司农,蜀吴也各有大司农。
两汉时期,大司农负责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他们只能负责保管这些材料。九清之一。
古代军事职务:什么时候会出现古代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