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原名“燕支”,胭脂最初是一种叫做“红蓝”的花。这种花有两种颜色:红色和黄色。然后把它摘回来,放在石碗里,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它会变成明亮的红色染料。
这是最初的胭脂,只停留在颜料上。后来发现阴干可以做成脂膏,慢慢变成现在意义上的“胭脂水粉”。
[img]660667[/img]
至于如何在古代制作胭脂,一般的描述都写在书中,关于如何制作胭脂水粉的文献并不多。
宝玉忙着走到化妆台前,说一个宣窑瓷盒打开了,里面装满了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拿着一根递和平,对他说:“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碎了,用香料做的。宝玉笑着说:“那个城市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很薄。这是一种很好的胭脂。拧出果汁,清理渣滓,用花露蒸。——《红楼梦》
[img]660668[/img]
我们可以看看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描述,胭脂的制作过程:采摘紫茉莉-研碎-取汁-配花露-蒸。
慈禧使用的胭脂是收集好的玫瑰花瓣。用干净的石臼慢慢将花瓣捣成厚浆后,用细纱过滤取汁,然后将新的蚕丝切成胭脂缸口大小,浸泡在花汁中。当它完全浸泡并干燥时,它将成为一种好的胭脂。-《御香飘渺记录》
我们还可以看到慈溪胭脂水粉生产过程的基本步骤:玫瑰-捣碎-干燥。
虽然古代胭脂水粉没有现代复杂的功能,但生产过程相似。选择不同种类的花,然后捣碎、取汁、制成糊状物。这绝对是天然的,无害的。
揭秘:古代胭脂水粉是怎么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