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斩”一般是指一种叫做腰斩的法定刑。我们熟悉的首相李斯被判处腰斩。到了汉代,“斩”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腰斩”和“斩”。隋朝刑犯的处决一般都是通过腰斩来完成的。隋朝以后,绞刑和斩首被衍生出来,腰斩逐渐被斩首所取代。
[img]657689[/img]
刑犯被执行腰斩时,刑犯会脱下外套,露出腰部。然后躺在木头或铁的砧板上,像砧板上的肉一样被屠宰,然后庸子手会用钝器从犯人的腰部切成两半。众所周知,人的重要器官一般分布在上半身。如果刑犯想快点死,庸子手会收到犯人家属的红包,然后在犯人腰部以上动刀,给刑犯一个快乐。如果囚犯的家人没有给庸人送红包,庸人的手会从腰部向下移动刀,这样囚犯就会更加悲惨。他们应该一直忍受非人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停止呼吸。
历史上,许多著名人士被判处腰斩极刑,如李斯、赵错等。著名将军韩信几乎死于项羽的腰斩。据记载,韩信犯罪并被判处死刑。和他一起犯罪的十三个人一个接一个地被斩首。轮到韩信的时候,“信仰是仰望”。只有当他看到滕公时,他才逃脱了被斩首的命运。
当然,韩信并不是唯一一个能逃脱腰斩的人,还有张苍,但张苍的经历比韩信更幸运。张苍违反军令被刘邦处以腰斩。临刑时,张苍脱下外套,露出上身,躺在砧板上。如果没有意外,他将成为刀下的灵魂。但事故发生了。监斩官王陵看到张苍身材高大魁梧,皮肤白皙滋润。可惜这么漂亮的男人会被腰斩,就去刘邦求情。刘邦看在王陵面前饶了张苍,张苍才能逃脱腰斩,最终年寿竟然达到百岁,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有些人是幸运的,有些人是不幸的。明朝,方孝茹未能逃脱斩首的命运,不仅被斩首,而且是最痛苦的斩首。当方孝茹被斩首时,他忍受着肘部的痛苦,一边爬行一次,用血在地上写了十二个半的“篡夺”字。这就是“方孝茹血迹石”的典故。
[img]657690[/img]
直到清朝雍正时期,腰斩的极刑才被废除。当时,河南学政俞鸿猷的粗心大意导致试题泄露,被雍正判处腰斩。俞鸿猷的上半身在地上打滚,令人震惊。他用手指沾血,在地上写了七个“惨字”。雍正觉得这种惩罚太残忍了,于是下令让这种惩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腰斩最早什么时候出现? 什么时候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