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除战国七雄外 许多小国消失在其他大国扩张吞并的道路上

战国时期,除了著名的战国七雄外,这片土地上还分布着一些中小国家和少数部落。如宋、鲁、莒、郑、东胡、林胡等。

宋国和鲁国是这些中小国土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宋国现占河南省东南部,毗邻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省交界处的和齐、楚、魏。宋国历史悠久,周初被封为公爵,国佐829年。西周初,周公旦协助周成王平定了三监之乱,封商纣王的兄弟微子启于商都商丘,建立了宋国。宋朝的地位很特殊,可以用天子礼乐供奉商朝的宗祭,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

春秋时期,宋襄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期,经过宋康王的改革,宋也可以算是最强大的国家,被称为“五千强宋”。齐、楚、魏也非常害怕宋。宋的经济极其发达,被称为最富有的陶邑是宋的领土。后来宋发生内乱,齐趁机联合楚魏进攻宋。宋康王被齐军逮捕处死,宋灭亡。

在泰山以南的山东南部,鲁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鲁国第一个被封的国君是周武王弟弟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当时的鲁国“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几个小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鲁桓公、鲁庄公、鲁熙公的时候,鲁国曾经能和齐国抗衡,鲁熙公带领诸侯与楚成王、晋文公抗衡。战国初期,仍有几个诸侯国为鲁国做出贡献。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所以“周之最亲莫如鲁,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的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之为“周礼在鲁夷”。在公元前256年,鲁国延续了790年,被楚考烈王摧毁。

郑国占据河南省中部,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春秋时期,郑国的郑庄公雄大略,可以说郑国是第一个在郑庄公的领导下强势称霸诸侯的,“天下诸侯,不是郑党”。不幸的是,郑庄公死后,郑国陷入了内乱,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已经衰弱,周边国家纷纷强势崛起。郑国位于四战之地,国土夹在大国之间,无险可守,列国争霸时常以郑国为战场。进入战国时期后,郑国一直活着,国内仍处于混乱状态。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摧毁。

[img]656447[/img]

蔡国位于安徽省寿县北部,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始封于周武王的弟弟叔度。春秋时期,蔡国经常受到楚国的压迫。公元前531年,楚国摧毁了蔡国。三年后,蔡平侯复国,迁都新蔡。复国后,蔡仍被楚国逼迫。蔡昭侯迁都到州称下蔡。公元前447年,蔡国再次被楚国摧毁。

祁国是从夏代到战国初期的诸侯国,国佐延续了1500多年,国君是大禹的直系后裔。周朝时,祁国重建,周天子封祁国为公爵。河南祁县周初分封,西周懿王前迁往山东。春秋时期,祁国一直在流离失所。春秋晚期,祁国被迫迁往鲁国北部。公元前445年,祁国被楚国摧毁,土地归楚国所有。

卫国可以说是周代生存时间最长的诸侯国。建国前后907年,国土大概位于山东省和河南省之间。周平王东迁时,卫国君卫武公曾出兵帮助平戎。孔子曾在卫国游学十年,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儿子称赞卫国:“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公元前254年,卫国被魏国攻破,卫国领土成为魏国封君之地。到公元前241年,秦国又攻占了濮阳等卫国之地。公元前239年,卫军被迫迁移,卫国名存实亡。直到秦二世,卫国君主被废为普通人,卫国才彻底灭亡。

还有被秦国吞并的巴、蜀、齐桓公曾经避难的君国,以及泗河流域的滕、、任、薛等诸侯国,都在其他大国扩张吞并的路上逐渐消失。


除战国七雄外 许多小国消失在其他大国扩张吞并的道路上除战国七雄外 许多小国消失在其他大国扩张吞并的道路上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孔子后代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孔家后人的生活状况被揭露
  • 孔子后代: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就。它在世时被...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

  • 解密:先秦墨家墨子到底是如何游说各国政要的?
  • 墨子是先秦王子中罕见的农民思想家。他深刻的理论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体现在逻辑哲学上。他的话往往从小到大,甚至是类比...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