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西晋的政治形势是什么? 埋葬江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翻开中国历史,发现秦朝(前221-前206)、西晋(266-316)、隋朝(581-618)三个短命统一的王朝。其中,秦隋都是暴政大兴土木而灭亡,为后人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西晋则不同,不仅短命,而且给后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五胡乱华”。西晋时期没有暴政,反而实行了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更重要的是,占地制度于280年实施,缓解了土地矛盾。西晋王朝没有建设大型工程,也没有花费大量人力。然而,西晋的政治却非常腐朽,这已成为埋葬江山的主要原因。

一、西晋统治者腐化不堪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都是明君,但西晋更为特殊。早在249年,司马氏就掌握了“高平陵之变”的实权,经历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是晋武帝司马炎灭东吴时的第三代。280年,司马炎灭东吴,自以为高枕无忧,于是变得腐烂起来。“平吴之后,天下易安,懒于政术,耽误游宴”,以至于卖官卖爵,沉迷于女性。他竟然荒唐地下诏“禁止天下嫁娶”,以图共享自己的快乐,使“名家盛族的孩子,多败衣疲貌,以避之。在灭吴之前,他的后宫嫔妃和宫女有5000人,灭吴之后,孙浩的后宫有5000人进入洛阳。

西晋版图

司马炎于290年去世,痴呆不能任职的司马忠继位为“晋惠帝”。实际权力掌握在杨骏手中。杨骏任性,不纳良言,遍树亲党,疏远宗室。第二年,皇后贾南风密诏都督荆州军事楚王司马玮入京杀权臣杨骏,随后以“擅杀”大臣的罪行处决司马玮,使外戚一时强势。贾南风也是一个“凶暴淫秽”的人,唐代的虞世南评价她“天性凶狡猾,以凶狡猾的性格,战下愚蠢的品质,还纵火而燎原野。”。

[img]656121[/img]

贾南风

最高统治者昏庸腐朽,也使官僚贵族竞相奢靡,腐化成风。当时太傅何曾经每天花几万元吃饭,儿子何绍一日之食更是达到了2万元。荆州刺史石崇通过劫掠旅客致富,还与外戚集团王恺斗富。臣傅咸在上疏中指出,“奢侈的费用比自然灾害更重要”。由于社会腐败,官场民间唯利是图。当时,钱被视为神。为了讽刺达官贵族的腐朽,贫门文人曾写过一篇《钱神论》。

纲纪大坏,货贿公行,势位之家,贵陵物,忠贤路绝,诽谤得志,更相互推荐,天下称之为相互城市。-晋书

[img]656122[/img]

石崇王恺斗富

由于政治黑暗,西晋大兴清谈虚浮之风,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西晋官员崇尚玄学,以“名人”为自己,故弄玄虚,不务实。比如玄谈领袖王衍,历任中领军、尚书令等高权重职务,却“不顾世事,唯雅咏玄虚”。西晋官员“居官无官,做事无事之心”,谈玄远,喝酒放纵。西晋灭亡时,大臣王衍叹了口气:“呜呜!虽然五曹不如古人,向若不祖浮虚,努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这就是所谓的“清谈误国”。

竹林七贤

二、死灰复燃分封制

自秦汉以来,分封制逐渐被县制淘汰。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向世界证明,分封制不再适应时代潮流。因此,自汉武帝以来,汉朝再也没有实施过分封。然而,西晋建立后,宗室被大肆分封,历史被逆转。司马炎过度纠正了曹魏政权的教训。为了避免皇权的孤立,他封了27个儿童为王。

[img]656123[/img]

西晋分封地图

这些封国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国领土最大,领军人数为5万;其次,中国的军队数量是3万;下国最后,军队数量为1500。这些诸侯在当地有很强的实力,他们有权任选官员。他们还在中央担任刺史、将军、都督军事等重要职务,所以他们不仅可以割据一方,还可以左右朝政。司马炎灭吴后,下令罢减州郡军队,诸王国军队成为地方主要武装部队。

司马炎

在不久的将来,西晋分封重宗室必然会威胁到中央集权。300年,贾南风废杀太子司马昱。于是赵王司马伦以报仇的名义起兵杀害贾南风,控制朝政。不久,司马伦又自立为帝,引发了“八王之乱”。这场混战直到公元306年才结束。在这六年里,诸王相互攻击,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何兹全在《魏晋南北朝史》中说:“经过这次混乱,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人民受到了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瘫痪了。”。

[img]656124[/img]

八王之乱引发的社会危机不断冲击西晋的基础。除了诸王相互攻击外,杜曾、王如、张昌等大量农民起义和反叛事件。战争导致国家武力考虑到经济发展,以至于到处都是灾难。据《晋书五行志》记载,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大旱“河、洛、江、汉都竭,可涉”。永嘉四年(310年)“自幽、并、司、冀至秦雍,草木牛马毛鬣尽”。经济破坏使流民四起,“人多饥乏,更相卖,奔生流移,无数”。

二是民族矛盾尖锐

汉朝成立后,实行了“柔远人”、“容胡”的政策,将归属于朝廷的游牧民族,与汉族杂居。比如汉文帝“招胡民实边”;汉宣帝时,纳呼韩邪“保塞内附”;汉光武曾迁往南匈奴数万人到西河。这一政策可以“以夷制夷”,加强边境防御,但也带来了新的民族矛盾。

西晋成立时,北方的少数民族数量相当大。司马炎时代的郭钦指出,“西北的所有县都是军队”。惠帝时关的“荣迪居半”。这些“胡人”住在关中和伊洛地区,包围着西晋首都,形势危机。服务史郭钦曾建议司马炎将他们迁出塞外,但没有实施。惠帝时期,江统作了《迁徙理论》,建议迁徙胡人,但仍未被采纳。

[img]656125[/img]

西晋少数民族分布

西晋对胡人没有教育,使他们的野蛮习俗长期存在,难以管理。江统在《迁徙论》中指出:“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学者们玩耍,侮辱他们的弱点,使他们怨恨,毒害他们的骨髓。”。与此同时,西晋官员压迫和欺诈他们,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晋书阮种传》载道:“受方任者也不是其材料,要么以狙击手入侵边夷,要么干赏陷利,妄加杀戮。”。许多胡人甚至成为房客或奴隶,如太原“以匈奴胡人为房客,数千人”;石勒,一个摩羯座的人,被卖到了山东。

[img]656126[/img]

然而,当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时,这些胡人将不可避免地爆发大规模的动乱,失控。304年,匈奴人刘渊起兵反晋,得到了大量少数民族和下层汉族人民的支持。随后,石勒也在河北起兵。311年,刘渊的儿子刘聪攻占洛阳,晋怀帝被俘。316年,刘曜突破长安,俘虏晋民帝,西晋宣告灭亡。


西晋的政治形势是什么? 埋葬江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西晋的政治形势是什么? 埋葬江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 王戎简介 西晋时期名人[竹林七贤]王戎的生活
  • 王戎(234-305年),字俊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荣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

  • 司马炎是谁的儿子? 谁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
  • 司马炎是谁的儿子: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人。开国君主,公元265-290年在位。公元265年,他继承了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位...

  • 余喜介绍了东晋天文学家宣夜的继承余喜的生活
  • 余喜(281-356年),字仲宁,余姚人。博学好古,尤喜天文历算。郡守诸葛恢巡视余姚,任功曹。晋永嘉元年(307年)被征为博士;咸...

  • 山涛简介 西晋名人[竹林七贤]山涛生平
  •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五指西)人。西晋时期的名人、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早逝,贫穷的家庭。好老庄...

  • 晋孝武帝司马曜,历史上被一个女人活活闷死。
  • 虽然这位皇帝是一位致力于国家事务、重用贤臣的君主,但他也是一位嗜酒如命的君主。可怜无辜的悲伤催促皇帝,因为他喝酒后开...

  • 道安简介 东晋时期杰出的佛教学者道安生平
  • 道安是东晋时期杰出的佛教学者。他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州境)的一位学者家中,出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孝武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