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泰和张廷玉是雍正最信任的两位大臣。他们打了很多年,逐渐形成了党争的局面。
鄂尔泰在云贵地区实施了“改土归流”政策,得到了雍正的肯定,从而从政治上开始。然而,雍正后期,贵州苗民在改土归流后再次反叛。雍正震惊了。命刑部尚书张照为“抚定苗疆大臣”,前去平叛。
张照属于张廷玉一党。他一直想把鄂尔泰拉下来,但对方树根深蒂固,一直无法成功。现在,面对从天而降的机会,张照决定大惊小怪。到达贵州后,他大力收集了鄂尔泰在云贵总督任中的“错误”,真正发现了鄂尔泰的斑斑劣迹。这些控诉奏像雪片一样飞到首都,却引起了刚刚到位的乾隆的不满。他在奏折上批评道:“张照私下猜测,太过分了。”
张照很恼火。更让他恼火的是,他忙着纠正鄂尔泰的错误,没有用心平叛,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地输掉了战争。乾隆非常生气。一位平叛大臣没有把精力集中在平叛上。相反,他威胁要报复他人,以至于他耽误了军用飞机。这真是令人发指。因此,一项圣旨革命了张照平叛大臣的职务,并将他关进了监狱。
[img]656878[/img]
随后,乾隆派张广泗代替张照前往贵州平叛。虽然两人都姓张,但张广泗却是“鄂党”。张广泗长期以来一直对张照打击鄂尔泰的行为感到愤怒。现在,皇帝给了他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他应该抓住它,反击“张党”。因此,张广泗来到贵州后,一边忙于平叛,一边分出精力寻找张照在军事行动中的各种“错误”,不断向乾隆汇报,希望皇帝能重惩张照。出乎意料的是,乾隆收到这些奏折后,一眼就看到了张广泗的小心思,非常不满地发出警告:“人臣事君之道,只有据实秉公,无偏无党。”
[img]656879[/img]
乾隆没有像张广泗想要的那样重治张照,而是从此对张广泗产生了不好的感觉。十多年后,张广泗在平叛金川土司时,因长期没有进步,被乾隆以耽误军机罪斩首。
鄂尔泰和张廷玉奉旨平叛,为什么最后都被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