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追求一辆好车,有些人把它当作交通工具,有些人用它来展示他们的身份,不可否认的是,一辆好车可以用一半的努力得到两倍的结果。
那么古代的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吗?当然,有些人经常有一匹好马。即使他们不骑马,他们也会想办法得到一匹好马或一辆好轿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轿子也有等级差异。如果你敢坐不符合自己身份的轿子,被外人知道,那是一个很大的罪行。古人非常注意这一点。
[img]655226[/img]
轿子在中国有4000年的历史。最早的原型出现在夏超初期。唐朝还有一条规定,轿子只能是皇帝,其余的都不合格。
皇帝的轿子一般叫龙车,皇后的轿子叫凤车。随着历史的发展,轿子也开始允许普通人乘坐,但根据乘客的身份和用途也有所不同。
例如,你看到最多的,结婚用的轿子叫轿子。提轿子的人数也有规定,比如民间,也就是两个人提轿子,这是最常见的。
官员可以多一点,四个人抬轿子,或者八个人抬轿子。清朝还有一个规定,三品以上的北京官员只能在城里坐四人轿子,出北京的时候可以坐八人轿子。
还有一些皇室贵族的轿子,有十个人,甚至三十多个人,但也根据身份,简而言之,你可以从轿子上看到这个人的身份。
一辆普通的轿子可以看到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可以有30人抬的轿子,但很少有官员坐这种轿子。太招摇不是好事,一般皇帝只是这个规格。
[img]655227[/img]
据历史记载,敢坐三十多人轿子的人很少,明朝的张居正就是其中之一,张居正回家奔丧,他坐的是三十二人轿子。
吃喝拉撒可以在轿子里解决,轿子里有卧室和客房,随从的仆人在里面伺候。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房车。
[img]655228[/img]
有些路他的轿子过不去,还要专门拓宽路,坐着这样的轿子回老家,真是风景无限,可谓坐着现代劳斯莱斯衣锦回家了。
历史上最全面的轿子 吃喝拉撒全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