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以铜为镜,能正衣冠;以史为镜,能知兴替;以人为镜,能明得失。那我们的英雄马加尔尼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马加尔尼是英国著名的外交官,曾担任加勒比群岛总督和印度马德拉斯总督。他有丰富的外交经验。1792年,他被授予“马加尔尼伯爵”称号。同年,他率领团队参观乾隆。与其说马加尔尼拜访乾隆,不如说是清朝与英国的碰撞。
1792年秋,乾隆收到两广总督郭世勋的紧急奏折,称有一个叫“英吉利”的国家要来朝贡。奏折后,还附上一篇翻译成中文的英国“商业总监”百灵的“禀文”。
这篇被翻译成“本土化”的禀文,内容如下:
“英吉利国总领导人管理贸易事务。他是中国的成年人。恭敬君安。中国国王闻到了中国大皇帝80多岁的生命。中国没有带人去北京庆祝他的生命。中国国王非常不安。。。确保英吉利人和中国人永远相处——《掌故丛编》
这篇捐赠文章的语气非常“恭敬”。乾隆读完后很高兴,觉得英吉利很有礼貌。乾隆更高兴想到清朝的朝贡名单将立即增加一个新国家。因此,英国访问清朝的“请求”成功通过。
长期以来,有一种误解认为,清朝的“闭关锁国”与外界没有接触。事实上,在此之前,英国和中国已经进行了100多年的贸易。特别是在奢侈品方面,巴黎和伦敦的新模式很快就会传入宫廷。为什么英国只想派马加尔尼去清朝?
一、英吉利国力强大,有信心
如果说以前的英吉利是一个二流国家,那么现在的英吉利已经击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等老大国,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被称为“日落帝国”。在他们看来,清朝非常强大,但现在英国有力量和清朝坐在一起,谈论英雄。
事实上,在使命前,一位克莱夫将军赢得了七年的战争,并吞并了印度,他建议英国应该尽一切努力摧毁清朝。然而,当时的英国首相是温和的老皮特。他更加谨慎,认为清朝比印度更强大。他最好先把和平放在首位。
二、经济发展必然
新航线开通后,世界逐渐融为一体。英国长期以来一直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随着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需要在世界各地开拓市场。放眼世界,清朝拥有4亿人口的市场对英国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img]652608[/img]
“18世纪末,英国对中国的贸易输入约占西方国家的90%,而输出约占70%。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国,也是最大的外贸进口国——“闭关开放”
特别是在过去的100年里,这是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英国引领工业革命和各种产品营销世界。但这些东西在中国失去了市场。英国对清朝的进口增加了很多,但出口增长很少。除了卖给皇室的手工艺品外,其他市场也无法开放。
清朝对外界的束缚
清代广州只有一个港口,交易季节限制在每年5月至10月。其余时间,外国人不能留在广州。即使在广州,你也不能带你的家人。
英国人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十三行街”,不允许与轿车或普通中国人交流。每个月,只有三次访问官方组织的地区。
清朝没有官方的外国机构,所有与英国的贸易都委托了13条线。在与13条线打交道的过程中,英国商人遭受了所有的损失。清朝的商业限制让英国人窒息。
总的来说,清政府是排斥和严格限制业务的。这与英国大力发展业务、鼓励外部业务形成了鲜明对比。
[img]652609[/img]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决定派遣使团访问清朝。英国希望说服乾隆扩大交流,开放珠山、宁波和天津。在此基础上,最好切割一个岛屿供英国人居住。@ 英国使团还有一项秘密任务:
“在不引起中国人怀疑的情况下,使团应该什么都看,准确估计中国的实力——“两个世界的冲击”
大清与大英接触的最终结果是不愉快的分手,这让大清错过了融入世界的机会,也让西方世界看到了大清的“饥饿繁荣”。
谁是马嘎尔尼?他为什么要拜访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