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精通十八般武术”,十八般武术其实指的是十八种武器,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武器:它最初是一种人类在历史前期用于生存和生产的工具,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萌发,工具已经演变成人类相互残杀的武器。例如,弓箭至少出现在2万年前,但直到大约56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img]652357[/img]
武器的发明应该归功于蚩尤和黄帝。大约四五千年前,以黄帝为首的北方部落联盟与以蚩尤为首的南方部落联盟发生了激战,即著名的“鹿之战”。
随着战争的日益激烈,这些原始的锋刃生产工具不再适合大规模作战的需要,这促使双方开始设计和制造特殊的用于杀伤的武器。商代时期,我们的祖先开始用青铜铸造刀、枪、战斧等武器。汉魏晋时期,由于我国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钢铸造刀、枪、剑,各种武器也开始增多。到明朝,所谓的“十八种武器”基本上已经完全定型。
古代描述一个人武功高强的时候,口头禅是“这个人精通十八般武艺”,那么这个“十八般武艺”到底是什么兵器呢?
古书中找不到“十八般武器”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汉武帝刘彻,一生致力于打击匈奴人,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汉武帝筛选出了18种武器:矛、镗、刀、戈、瘦、鞭、锏、剑、锤、抓、戟、戟、弓、斧、牌、棍、枪、叉。
三国时期,著名武器鉴定家吕虔根据众多武器的特点,将汉武帝指定的“十八般武器”重新排列为九长九短武器。九长兵器有:戈、矛、戟、瘦、镗、斧、棍、枪、叉。九短兵器有:斧、戈、牌、箭、鞭、剑、锏、锤、抓。
[img]652358[/img]
从上面列出的各种武器中不难看出,十八般武器的大小不同,风格和使用方法也不可思议。
这18种武器包括长兵器和短兵器,即软兵器和硬兵器,即单用武器和双用武器。正如评书演义所描述的:有钩、刺、尖、刃、明、暗、攻、防、扎、砍、砸、砍、射、挡,可以称之为防不胜防。
而在谢肇的《五杂》中、楚人在《坚集》两书中,“十八般兵器”更是花样翻出,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外门兵器”。
根据明代谢肇的《五杂》,清代楚人获得的《坚集》中包含的“十八般武器”有:弓、弩、枪、刀、剑、矛、盾、斧、斧、戟、黄、锏、、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拳术),被称为“小十八般兵器”或“外门兵器”。
锦绳套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锦绳也成了杀人的利器。施用者临阵时用普通的锦绳,两端结成锤形,长约1.2英尺。锦绳套索虽然简单,但非内力高的不能用。
[img]652359[/img]
耙头:耙头最初是一种木制农具,而不是一种武器,也就是说,今天的农民是一种期待米麦的农具。它是神农的遗产。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木制耙头也更像是铁制武器。耙头武器在战场上的利用率不是很高,但如果你知道《西游记》中的天鹏元帅猪悟能和《封神演义》中的大汉吴文化,你就会知道耙头有多强大。
据研究,古代武器有400多种,而列出的18种武器只是最常用的部分。
然而,无论是哪种武器,它们都是武功高强者手中最致命的武器。例如,在《三国演义》中,零陵太守刘都的将军邢道荣手里拿着一把大斧,与一万人作战。
[此人精通十八般武艺],十八般武艺实际上是指十八种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