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汉武帝时期实施的“罢免百家,独尊儒术”,大家都很熟悉。这是元光元年大儒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从那时起,儒家思想将进入并撤退,并在未来2000年奠定了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为什么汉武帝同意董仲舒的建议?
董仲舒
这要从汉初的治国政策入手。西汉成立之初,战争多年,人口稀少,百业枯萎。为了恢复国力,“黄老无为之治”从汉高祖刘邦时期开始实施。经过几十年的休养和休息,汉武帝时期,全国呈现出人口充裕、百业复苏、钱粮丰富的局面。然而,此时,西汉面临着两大挑战。外国匈奴和内国家族都很强大,无为之治无法应对这两大挑战。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治理国家的方法。当时所谓的百家学说,其实经过多年的融合吸收,只有儒、法、道才能真正作为治国之策,其他的,比如兵家、阴阳家,只能作为辅助。为了打击国内强大,汉武帝集中力量打击匈奴,准备采用法家霸权。然而,秦朝采用法家治国,死于第二代。与此同时,秦朝的法家霸权对世界各地的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当时,官方和民间舆论都不能接受法家。汉武帝不能直接把法家推到历史前台,也不能直接用法家治国。汉武帝表面上推出儒家取代了原来的“无为而治”,但后来皇帝不明白汉武帝的真正意图。经过百家理论的混合,儒家逐渐真正实现了“独尊儒家”。
[img]652574[/img]
汉武帝
汉武帝改变了汉初对匈奴的和蔼政策,大规模攻击匈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报复祖先“白登被包围”的仇恨,儒家一直关注“春秋复仇”,并提倡“九世的仇恨尤其可以报告”。从表面上看,汉武帝“尊重儒家艺术”,可以用儒家复仇为北方攻击匈奴提供理论依据和舆论支持。
[img]652575[/img]
孔子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家一步步走向祭坛,在未来2000年的历史中主宰着中国的命运。中国因其繁荣和衰落而繁荣。世界的混乱与儒家思想是分不开的。
为什么汉武帝同意董仲舒的建议罢免百家,独尊儒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