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是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时分封的诸侯国。第一位国王是周武王的儿子和周成王的弟弟。从西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来看,晋国绝对是最红的,晋国发展越来越大,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最终会变得越来越弱,直到它最终被分割呢?
[img]649345[/img]
晋献公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晋国内部的崩溃。这句话说得好:无论堡垒有多坚固,它都会从内部崩溃。晋国的衰弱也是如此。
晋衰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晋公族被大量屠杀,导致自身力量不断削弱。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根据古代的继承制度,长子继承了王位。最后,晋献公的曾祖父的哥哥继承了晋王位,晋献公的曾祖父被封在曲沃地区。
封到曲沃后,根据周朝宗法制度,长子被称为大宗,其他儿子被称为小宗。晋献公曾祖父的脉搏是小宗。然而,曲沃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这个小家庭的力量越来越大。
每个人都有目标和野心。小宗发展壮大后,自然不甘于现状,只想毁掉大宗的地位,取而代之。因此,经过近70年来晋献公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的努力,他们杀死了晋国大宗的君主,取而代之的是小宗。
[img]649346[/img]
事实上,从当时的世界环境来看,小宗灭大宗取代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晋国是一个根正苗红的诸侯国,小宗灭大宗违反了周朝的宗法制度,周天子两次出兵,晋国的宗族势力也反对。但是因为这个小宗的力量太强大了。周天子无法减少,小宗仍然摧毁了大宗。
晋献公的父亲杀了晋国君后,为了堵住周天子的嘴,取而代之的小宗还向周天子行贿,送了大量的金银首饰。周天子都笑了,对这件事视而不见,默认了小宗灭大宗的既定事实。
虽然宗族取代了宗族的地位,但宗族中仍有大量的公族。如果你夺走了别人的地位,他们必然会反抗报复。因此,在晋献公八年的时间里,他下令杀死所有这些晋公族。这是衰弱的开始。
他们都是姬姓,原来有同一个祖先。这个时候你杀了同姓的人,但是国家还是要治理的,所以很多异姓的势力都发展起来了。正是亲人痛恨敌人。
[img]649347[/img]
这也导致了晋国同姓氏族的势力大大削弱。为什么韩、赵、魏最终能分三家晋,也就是说,同姓氏族的势力太弱,异姓的势力发展起来,最终导致了晋国灭亡的悲剧。
晋国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国 三家分晋什么时候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