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火牛阵名震天下也不过分,为什么这么厉害的阵法在中国历史上只记载过两次?还是说中国几千年的所有战争都不需要火牛阵?那怎么可能呢?只要围城战用上火牛阵,城里的人就不会有被围攻的箭,也不会经常发生易子而食的人类悲剧。那为什么将军用火牛阵没用呢?不就是把两把刀绑在牛角上,然后把油浸在牛尾上容易燃烧,让牛冲进敌人的阵列,因为火的疼痛而赢得战争吗?将军肯定不会是傻瓜。原因是什么?让我们简单地恢复历史。
[img]647184[/img]
田单
公元前284年,燕国将领乐毅带领六国联军进攻齐国。齐国几乎一路陷入困境,只剩下两座城市:莒城和即墨。乐毅的勇气可见一斑。君城下,六国联军打了好几年都没能攻下这座城,无奈之下,留下一部分军队继续围攻君城而不打,乐毅带着大部队去了即墨城。即墨城的战斗一上来就极其激烈,即墨城的医生也在城头战死。最后,人们推荐了城里的田单为将,带领他们继续守城。田单是齐国的远亲,也属于国姓,再加上他以前带兵,自然接管了即墨城的防务。
火牛阵
田单带领人民坚持了两年多,即墨城仍然没有被燕军打破,但此时燕国已经改变了天空,信任乐毅的燕王已经死了。新继任的燕王听了恶棍的诽谤,觉得乐毅想成为齐国的国王,所以他派将军去骑劫乐毅。这让聪明的田单看到了希望,但战胜的希望仍然渺茫,冥想的田单终于想到了解决方案。
他让一个下属写信给骑劫,说城里没有食物,坚持不了。他想向他投降。骑劫信以为真,还在天真地等着别人投票。田单让他的下属把城里的2000多头牛聚集在一起。牛的两角绑着锋利的刀,牛尾绑着浸过油的芦苇。那天晚上,田单挖了门,点燃了牛尾上的芦苇。然后2000名士兵跟着疯牛冲到燕军的营地。大破燕军的田单乘战胜之威一路攻克70多座城市,收复了齐国全境。
[img]647185[/img]
王玄策
公元647年,王玄策奉命出使西域,被印度王阿罗那顺派2000兵拘留。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玄策骄傲地逃跑了,但王玄策没有选择这样逃回唐朝,而是向尼泊尔借了7000名骑兵,松赞干布派了1200名精英骑兵回到印度。王玄策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用“火牛阵”对抗印度大象兵,一举击败了阿罗那顺的主力兵马。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王玄策活捉印度王阿罗那顺,并押解回唐朝,被唐太宗封赏。毫无疑问,王玄策可以被称为一个人摧毁一个国家的能力。然而,由于他的官职不大,他不能单独传播。我不知道有多少能力出众的人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象军
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火牛阵”的成功案例。当然,也有失败。以离我们很近的军阀混战时期为例,一些军阀使用了“火牛阵”,但失败了,失控的牛跑来跑去,伤害了人和自己。
目前对“火牛阵”有两种猜测,一种是田单配有某种药物,可以让疯牛只向前跑。
第二,有专业的“牛控制者”来控制它,就像训练猴子、山羊和公鸡一样。即使驯服的动物骨子里仍然害怕疼痛,被专业人士控制的火牛也只能跑到指定的地方。
还有第三种说法,不是简单的“火牛阵”,说一开始不点火,让牛冲进敌人阵,然后用“火箭”没有剪头发射到浸过油的牛,被火烧伤的牛会直接撞到。自从田单创造了火牛阵列以来,它已经消失了,最初的具体操作过程还没有得出结论,我希望中国历史学家能在未来尽可能地恢复这件事。
火牛阵名震千年为什么会失传? 真相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