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东北对中原王朝威胁很大的读者会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然后往下看~
为什么01东北威胁重于西北?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对中原王朝来说是最具威胁性的。这种说法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并不严格。事实上,这种“北方”应该分为东北和西北。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以游牧为主,是草原文明,而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以渔猎或农耕为主。阎崇年先生称东北少数民族建立的金等政权为“森林帝国”,可见区别。
@ 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我们会发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也就是说,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远不如东北地区那么大。或者更进一步地说,在唐朝之前,西北地区的威胁比东北地区更重要,而唐朝则相反。
(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南下,没有地形之阻,图为金灭北宋形势图)
02集体决策确保政权平稳运行
笔者认为,要全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少数民族和中原王朝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与西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虽然属于后起之秀,政治文明不如西北地区发达,仍然保留着军事民主制的遗产,但这一缺点正是其政权长期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例如,匈奴和突厥似乎迅速崛起,但这种崛起极其脆弱。草原上松散的部落可以结合在一起,这主要取决于个人领导能力。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家都听一个人的,效率高,但不好的是,这个受人尊敬的英雄一旦死去,整个部落就会瞬间变成一片散沙。比如东突厥的杰利可汗被唐军俘虏后,东突厥并没有推荐一个人主持大局,而是迅速从无头转变为四分五裂的状态。
然而,东北是不同的。虽然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和西北地区一样,有主奴关系的色彩,但在上层决策中,一个人从来不容易说出最终决定权。
比如契丹人的大政会议,金人的勃勃制度,清朝满洲议政王的大臣会议,八旗制度。虽然这些由高级贵族组成的决策组织是皇权成长的绊脚石,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它们避免了整个政治集团因领导人死亡而迅速崩溃的危机,使最高权力能够顺利交接。换句话说,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内部集体决策体系的维护,使他们对唐朝以后的中原王朝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造成这种集体决策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东北地区独特的经济模式是造成这种特殊权力结构的原因之一。渔猎经济不同于游牧业。他强调集体参与与与与合作,个人权威难以出现。
这种由经济基础衍生出来的思维模式也极大地影响了东北少数民族权力结构的形成。例如,努尔哈赤并没有像草原民族那样盲目地“打败你”,而是注重通过婚姻建立稳定的联盟关系,扩大他的统治基础。当然,这也是政治成熟的一种表现。
[img]645354[/img]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金太祖在灭辽后不久就匆匆去世了,但他的弟弟可以在贵族的包围下继承大统,有序地开展南下攻宋计划;虽然皇太极在歼灭明军主力后早逝,但他的儿子福林可以在多尔根和其他贵族的包围下迅速进入海关,确定中原。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虽然东北少数民族的政治文明落后于西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从中获利。他们的有序崛起显然给中原王朝带来了比西北更大的麻烦。
03失去幽云和中原王朝政治中心东移
第二,幽云地区的丧失和中原王朝政治中心的东移,实际上加剧了东北少数民族的威胁。早在秦汉时期,太史公就在讨论世界大势时,就曾说过“夫作事者必在东南,收功实者常在西北”,这里的西北地区,其实指的是关中。当时,人们非常重视关中在全国的政治意义。政治精英不仅在这里建立了严格的政权组织,还驻扎了大量军队,形成了地方优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由于战争的影响,华北地区经济破裂,无法向中央政府提供足够的税收,而关中地区人口的增加和生态的恶化加剧了当地的供需矛盾。为了供应城市所在地区的巨额资金和粮食开支,唐人加强了水运建设,将大量东南财富转移到关中,以支持西北帝国的政治稳定。
此时,东南地区经济价值的悄然上升已成为中原统治者在统治世界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唐朝死后,关中地区因频繁的混战而失败。继承帝国伟大事业的后周和北宋朝将政治中心转移到东南财政区附近的河南,以节约成本。
没有关中复杂山区的庇护,东移后的王朝首都迅速受到东北敌人的直接攻击。东北少数民族王朝南下攻击中原腹地,必须先从幽云地区进入华北平原。
幽云地区最初由唐朝的河朔藩镇控制。河朔虽然叛逆,反复反抗中央政府,但在抑制契丹、奚等少数民族的进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唐末五代军阀混战后,原本制衡东北少数民族的藩镇军事集团枯萎,为契丹人南下扫清了障碍。
在失去河朔的庇护后,华北平原的马平川自然降低了进攻难度。例如,宋真宗与徽宗时期与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对抗是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开封城的破裂有朝廷抵抗决心不足的原因,但地形上的劣势不容忽视。
(辽国在真宗时期大举南下,也差点让北宋倾覆)
明朝成立后,也考虑到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活跃,如在江南建设首都,虽然不用担心饥饿,但不利于及时控制东北边境的局势。因此,明朝的祖先朱迪只是把首都北迁到北京,用大运河运输南方的材料来供应首都的需求,这是一个妥协。
北京靠近东北地区的“野蛮之地”,自然成为少数民族围攻的主要目标。因此,中原王朝政治中心的转变也是东北少数民族威胁重于西北地区的原因之一。中原王朝的变化与经济地理有关。这是第二点。当然,如果读者有其他观点,他们也希望给出建议。
与其它地方相比 为什么东北对中原王朝的威胁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