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山东为什么叫鲁不称齐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齐鲁文化是两种相对独立和紧密相连的文化。鲁国是由周公的儿子伯禽建立的,继承了周朝丰富的礼仪制度,培育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呈现出务实、简单、尊重传统的文化特色;齐国是由周朝功勋大臣姜尚建立的,实施了“修道、尊智贤、赏功”的治国方略,呈现出开放创新的文化心态。最重要的是,齐国是当时的文化学术交流中心。几乎所有学校的著名学者都在齐国的一所大学学习。这所大学被称为“吉下学宫”。
[img]641246[/img]
合理地说,齐国是山东最早的春秋五霸,是当时有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它的文化也特别发达。它是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大国。山东以齐来为代表是理所当然的。最后,为什么不用齐国的齐,而是用鲁国的鲁来代表山东呢?
有趣的汉学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中国文化一直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甚至社会心理意识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鲁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儒家大师最集中的地方。鲁国曲阜出生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离曲阜不远的邹城,第二个儒家人物孟子走出了儒家思想。孔子的许多弟子都是鲁国人。这就造就了鲁国作为儒家文化圣地的地位。这种地位在中国人心中是不可动摇的。而齐国,由于靠近大海,道家思想浓厚。后来,齐国也是道教的圣地。
第二,鲁国的地位高于齐国。鲁国的创始人是周朝的宗族,齐国是由不同姓氏的英雄建立的。鲁国是由周公的儿子伯禽分封到鲁国建立的,而齐国是由周朝灭商的功勋大臣姜尚建立的。在水平上,齐国的君主是侯,而鲁国的君主是国王,这在水平上有所不同。
[img]641247[/img]
@ 鲁国一直保持着纯粹的血统,战国时期,齐国被一个逃离陈国的公子陈齐的后代篡夺了政权。虽然它也被称为齐国,但统治者不再是姜尚的原始后代,他们的国家不是吕,而是田。中国人民一直关注正统思想。这个齐国最终改变了它的颜色,不再是一个正统的王朝。它不需要齐来代表鲁国,这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崇尚正统、秩序和统一的思想。
第四,鲁国的礼仪文化非常发达,可以说是保留周礼文化精神最完善的地方。伯禽来到鲁国时,从周朝带来了大量的利益典籍,成为传承周礼文化的最佳国家。江尚来到齐国后,致力于工商业和对外贸易。这个国家很强大,但周李的精神基本上消失了。相反,它是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思想。@ 在中国建立最早的官办研究院——吉下学宫,齐国并非偶然。
齐鲁的文化交流自各自文化特色形成之日起就开始了。然而,在中国古代,关于齐鲁文化的优缺点一直存在争论。鲁国人似乎为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但他们看不起齐国的文化,甚至对齐国人有地域黑。例如,儒家第二号人物孟子就是这样。《孟子·公孙丑上》记公孙丑问孟子:“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婴之功,可复许乎?孟子回答说:“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婴就够了。孟子的话似乎表现了鲁人对对齐人的蔑视。
为什么山东称鲁不称齐? 原因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