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高平陵之变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曹爽兄弟带着魏帝曹芳来到洛阳市南90里的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睿。虽然在此之前,大司徒恒范劝曹爽兄弟,但恒范认为曹爽兄弟不应该同时旅行,否则一旦有人关门造反,他们就不能进城。然而,曹爽过于自信,并没有把恒范的话当回事。然而,曹爽为他盲目的自信付出了代价。他们离开城市后不久,司马懿释放了被软禁的郭太后。此后,司马懿以郭太后的意志为由,迅速控制了洛阳的指挥官。由于曹魏大部分老臣都站在司马懿一边,司马懿秘密培养了3000名死者,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了曹爽的军营,接管了曹爽的武装力量。
[img]640735[/img]
司马懿掌控洛阳城后,写信给曹芳,表明曹爽在独揽大权期间的罪行。他说曹爽等人没有把曹芳放在眼里,要求曹芳罢免曹爽兄弟的兵权。当时,曹爽被司马懿的突然政变吓坏了。曹爽有一段时间没有想法,不知道该怎么办。幸运的是,他带来的士兵仍然有独断的能力。他们在附近征集了数千名士兵,并在附近建立了防御攻势,以阻止司马懿的攻击。当时,恒范带着大司农印逃离洛阳,来到曹爽身边。司马懿知道事情发生了变化。因此,他先后派服务员许允、尚书陈泰等人劝说曹爽。就连司马懿本人也向洛水发誓,只要曹爽能交出兵权,他将来仍然会保留自己的头衔,不会因此而杀死他,太尉江济也修了一封信,劝说曹爽投降。在这些老大臣的劝说下,曹爽终于软化了自己的兵权。就此,魏国的大权全部落入司马氏手中。
高平陵变更后,虽然曹氏仍然是皇室,但事实上,他手中没有任何权力。即使曹尚成为魏国的皇帝,当他计划夺权时,他也必须亲自指挥,带领侍从和仆人杀死司马昭。然而,曹尚的反击终究是徒劳的。在贾充的指挥下,王子舍人成济,当场杀害了曹尚。曹氏看似悲惨的夺权之路,随着曹尚的倒下而结束。由此可见,即使当时魏国皇帝有足够的勇气,也很难从司马氏手中夺权。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氏是否没有机会从司马氏手中夺权?
[img]640736[/img]
其实还是有机会的,诸葛诞叛乱就是机会。只是诸葛诞之会失败,并非他打不过司马昭,而是城里缺少粮草。而且这个机会把握不好,和诸葛诞本人关系很大。如果当时他杀了文钦,导致文钦的儿子投降,诸葛诞也不会输那么快。如果诸葛生接受文琴的建议,拿出部分部队种植抗旱作物,缓解粮食短缺,坚持对方粮草耗尽,司马昭的军队被洪水淹没。当东吴军队袭来时,诸葛生再次攻打司马昭,这可能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败司马昭。
[img]640737[/img]
另一个机会是,在淮南第二次叛乱发生之前,文钦、吴丘俭等忠臣还没有去世,或者皇帝曹芳有成功的机会。司马昭奉命讨伐姜维,当他到达京师时,曹芳平乐观地接见了司马昭。当时,中国领导人许允和左右亲信计划在司马昭请辞时杀死他,并带领军队对司马氏势力进行了攻击。然而,也许曹芳太胆小了,所以即使司马昭在请辞时没有太多防备,曹芳也不敢杀司马昭,所以他白白错过了一个机会。
[img]640738[/img]
笔者认为,高平陵变更后,军权全部归司马氏所有。因此,曹氏要想夺回大权,即使有机会,理论上也只有可能。、
曹真的没有机会在高平陵之变中夺权吗? 事实上,机会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