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晚清通货膨胀是什么样的? 清政府灭亡于通货膨胀的说法准确吗?

不知道:晚清通货膨胀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说到晚清这段特殊的历史,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屈辱;提到晚清政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腐朽堕落。晚清政府从1840年对西方列强的对外战争中输多赢少,每次打败都要么割地,要么赔钱。让我们谈谈两次更多的赔偿。一是中日甲午海战败,签署《马关条约》赔偿2亿2白银;另一次是八国联军侵华或败北,签署《辛丑条约》赔偿近10亿2白银。

签署《马关条约》的画

根据常识,晚清政府应该“勒紧裤腰带”生活,但令人惊讶的是,晚清政府在军队建设等方面给人一种不缺钱的感觉。让我们来看看北洋水师的建设,在1895年的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已经全军覆没。然而,为了维护晚清政府的最终尊严,北洋水手于1896年开始重建。仅用了三年时间,晚清政府就从西方国家购买了23艘各种舰艇。看不出是国力衰弱,似乎有一副“中兴”的样子。

北洋水师

查阅了大量清朝史料,得出了这样一组数字。乾隆中期,清政府年财政余额约1000万两银;1893年战争前,清政府余额约700万两银;1896年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开始出现财政赤字,达到1300万两银;1903年,财政赤字达到3000多两银。按理说,晚清政府没钱,反而欠了一屁股债。也许有些读者会问,军队建设要花这么多钱?

晚清银票

看来晚清政府玩的小聪明就是“印钱”,最后还给自己“玩死”。这里的“印钱”有点像我们今天印的钞票,但在晚清时期印的是“银票”或“铜钱”。为了让大家了解原理,给大家举个实际的例子。当时一枚铜币的实际价值是2文钱,但它标注的是10文钱,其中利润超过7文。只要钱还在印刷,财源不断,相当于在市场上注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晚清政府存在巨大的财政赤字,但并不缺钱。

晚清通货膨胀是什么样的? 清政府灭亡于通货膨胀的说法准确吗?

清光绪时期的铜钱

这种做法在晚清政府手中获得了财政权力,晚清政府制定了一个叫做“管制兑换”的条件。简单来说,晚清政府管辖范围内流通的是晚清政府制造的铜币和银票。比如外国商人用的外币进入清朝,就要兑换成银票或铜币;普通人用银票或铜币在市场上交易;真正的真金白银都在晚清政府的控制之下。

晚清通货膨胀是什么样的? 清政府灭亡于通货膨胀的说法准确吗?

清朝银票

但是有时候管制兑换是行不通的,麻烦是要和外国人做生意。例如,英国人需要以100英镑的价格来中国买一盒茶,按国际汇率兑换成800两银;中国茶商的原生产成本是700两银,打算卖800两银,这样才能赚钱。但按照清政府注水的做法,成本变成了1000两,至少要卖1100两才能赚钱。为了解决这种贸易差异,晚清政府的做法是拿走英国人的100英镑。你不想要1100两个中国商人吗?我把你换成1100张银票。这个问题不能解决,生意也可以做。只是市场上又注入了300两假钱。

茶叶商行

这么多注水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吗?谁在受苦?当然,这仍然是普通人。越来越多的水注入市场,钱就会越来越毫无价值。例如,在过去,12张银票可以买到1袋大米,但现在12张银票甚至不能买到半袋大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因为人们不能生活,自然会叛乱。晚清政府也考虑了对策,我不是买了很多外国枪吗?哪个人不怕死。

晚清政府新型军队

让我们回顾一下晚清政府真正的白银在哪里有用?事实上,他们都出国了。外国人一点也不傻。他们不想要晚清政府印的钞票。他们想要的是真金白银。白银用于赔偿和进口贸易结算。这么长一段时间,白银流出国外,晚清政府手头只有无用的钞票。1910年晚清政府危机来临。如果我们不能忍受怎么办?

晚清通货膨胀是什么样的? 清政府灭亡于通货膨胀的说法准确吗?

辛亥革命保路运动纪念碑

晚清政府又想到了一招,将民间集资建设的铁路收回国有。表面上说是“收”,本质上是“抢”。晚清政府“收”的时候,不是拿白银,而是给投资建铁路的人发行股票。说白了,这只股票是空头支票,是一张无用的纸。这样既掌握了铁路权,又掌握了投资的巨额资金。晚清政府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但投资者不是傻子,不可能让你抢啊,那就造反吧。著名的保路运动很快爆发,其中四川是最激烈的。晚清政府只能将湖北新军调到四川镇压。晚清政府“前方起火,后院起火”,新军被调走,武汉空虚,武昌起义爆发。在这次起义中,晚清政府也突然崩溃。

武昌起义浮雕

@ 晚清政府用滥发货币的聪明才智度过危机,但显然行不通。没有信用,就会产生虚假的繁荣,这样的泡沫迟早会破裂。破裂的一天是晚清政府灭亡的一天,通货膨胀成为晚清政府灭亡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晚清经济社会研究疏稿》、晚清经济史事编年 》、《晚清经济改革始末》、最后一个北洋水师、四川保路运动史


晚清通货膨胀是什么样的? 清政府灭亡于通货膨胀的说法准确吗?晚清通货膨胀是什么样的? 清政府灭亡于通货膨胀的说法准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