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曹爽带曹芳逃跑,成功能翻盘吗?

曹爽的故事,

曹魏势力的转折点和三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是高平陵之变。

此后,曹魏的权力逐渐被司马氏控制,因此曹魏也成为三国中第一个“实际”灭亡的国家。

[img]635727[/img]

说到高平陵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提到曹爽的“愚蠢”。

说到曹爽,我不得不提到桓范,他被称为智囊。

曹爽被司马懿包围,桓范逃到他面前对他说;我们带着皇帝去许昌,然后让当地军队进入勤王。桓范认为这是曹爽扭转局面的唯一机会。

曹爽不听桓范的建议,坚持投降。司马懿被杀三族。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曹爽听桓范的话,有机会反败为胜吗?

这个答案很简单:曹爽没有机会。司马懿老谋深算。他已经清楚地考虑了曹爽和他自己的情况,只有一个机会。

受三国演义和电视剧的影响,我们认为司马懿是曹魏势力“潜伏”的大蛀虫,总是准备篡位。

这可能有点夸张,但如果司马懿不愿意放弃权力,想重新掌权。

毕竟司马懿心里也很委屈:他为曹魏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却被“退休”了?我才68岁,还能继续为曹魏做贡献!

据估计,司马懿也想成为诸葛亮,掌权一辈子都会有好的结局。但曹爽没有给司马懿机会。

曹真死后,司马懿掌权,曹魏失去了将军。蜀汉诸葛亮不断“北伐”,让曹睿头疼,不得不依靠司马懿,让他掌管中国军事力量。

这也给了司马懿介入关中势力的机会。司马懿对关中的影响有多大?我们从曹爽伐蜀时的两个例子来看。

曹爽伐蜀五年前,让钟友派兵支援自己。钟友怎么回答?不要去!

你相信钟友自己的决定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都不信。当然,钟友也没落得好,后来被曹爽贬职。

还有郭淮将军。曹爽让他当伐蜀的前锋,但郭淮这家伙一见蜀军,打都没打,马上就开溜了。郭淮以战斗“勇敢”而闻名。

我不相信。司马氏掌权后,钟氏家族深受重用,钟会后来担任灭蜀的重任。司马懿掌权后,郭淮也被任命为征西将军。

这是安慰还是奖励??

也就是说,关中势力亲司马懿。如果曹爽跑到徐都号召天下勤王,即使关中诸将不帮司马懿,他也不会帮曹爽。

(只是说说而已。如果你真的是墙上的草,不管曹爽和司马懿谁赢了,你肯定会换掉关中的将军。毕竟谁会用不听自己话的人?)

至于夏侯霸和夏侯玄在关中掌兵,曹爽自己动不了关中大军。夏侯霸和夏侯玄比曹爽低,能动吗?

至于司马氏淮南三叛,王凌、无丘俭、诸葛诞都只是野心家。我真的以为是曹魏的忠臣。

王凌可能会帮助曹爽,但很难说没有丘俭和诸葛诞会帮助谁。

若要他们选择:一个收权曹爽,一个战功赫赫的司马懿。选择似乎也不算太难。

而且司马懿在淮南也不是没有力量。司马懿在淮南击退东吴进攻两年。直到四年前。

掌控一军不仅仅是掌握领兵的将军。毕竟,军队的官职不是教练自己任命的,而是朝廷任命的。

和平之世仍然是乱世,这取决于朝廷中枢能否干预地方军队的任免权。

虽然三国相互作战,但各国朝廷中枢对地方的控制权还是比较大的。

因此,司马懿在军队中工作了十多年,对军队的吸引力比曹爽强。一个带领他们打了几场战争的指挥官自然比其他人更值得信赖。

与司马懿相比,曹爽最大的缺点就是军队威望低。这不是曹爽短短4、五年可以改变。军中不是朝廷,很少有人能通过改变“有学历”的人来执行政务,但没有战争经验却能打好仗。

[img]635728[/img]

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的第一步是占领武库,第二步是让司马师兄占领皇宫。

占领皇宫可以隔离内外,让一些中间派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可以为司马懿提供机会。

此外,司马懿控制了皇宫,控制了太后。这是司马懿最关键的一步。

曹爽敢用曹芳的名字,司马懿可以用太后的名字。

曹爽以天子的名义号召外藩勤王杀死司马懿。

以太后的名义,司马懿宣布曹爽劫持天子,召外藩勤王杀曹爽。

司马懿在正义上并没有输给曹爽。

外督镇地方的将军,对朝廷中枢如此混乱的局面,不会轻易作战。谁知道哪个是忠诚,哪个是奸诈?

在这个时候,能影响领军将领的就是自己的资历。

司马懿是四朝元老,两朝托孤重臣,击退蜀汉,灭辽东公孙氏,抵抗东吴,到处灭火。

至于曹爽,上台才十年,就把朝廷老臣排除在外,这些老臣大多是世家人。

这个家庭在当地的势力非常强大,曹爽在当地的名声肯定不好。军队也没有威望。

相比之下,司马懿和曹爽,抛开我们上帝的视角,你会选择谁?

70岁的托孤老臣是一位忠心耿耿、战功赫赫的老臣。

曹爽还是一个只能“弄权”,没有成就的曹爽?

司马懿夺取皇宫权利的第一种方式,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参考经验。

最近,他的儿子司马伦杀了贾南风。

远点有李世民玄武门的变化。

都是先控制宫殿,在群臣脑子“混乱”的情况下,夺取大权。

曹爽跑到徐都可能有翻身的机会,但不会太大。更大的机会是战死。

曹爽没有责任。他可能看不到它的力量,但如果他知道如果他开兵反抗司马懿,他就没有退路了。

就在这时,司马懿派人劝曹爽:回来吧,只会罢了你的官,你还可以当个富贵逍遥的侯爷。

曹爽信了!

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好的曹魏政权怎么会被70岁的司马懿夺走呢?

司马懿死于高平陵之变两年后。

短短两年时间,司马师就能顺利接管父亲的权力,这足以说明司马懿对地方、朝廷和司马氏政治手腕的影响。

即使曹爽听了桓范的话,跑到许都,也许能拼死一搏。

但如果司马懿不完全了解曹爽这个人,以他万事求安的气质,恐怕就不会冒死发动高平陵之变。

也就是说,在曹爽放松警惕司马懿的那一刻,他的结局注定了。


曹爽带曹芳逃跑,成功能翻盘吗?曹爽带曹芳逃跑,成功能翻盘吗?

,,,,,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