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岱宗夫怎么样?齐鲁青没了]为什么强大的齐国没有摧毁鲁国?

“岱宗夫怎么样?齐鲁青不见了。”杜甫《望岳》中的齐鲁意味着今天的山东半岛,也被称为齐鲁。“齐鲁”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后来,齐鲁文化逐渐融为一体,成为统一的“齐鲁”文化圈。

然而,作为同一领域的两个国家,为什么楚国而不是几次统治鲁国的老邻居齐国在争霸乱世中灭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不同阶段开始。

鲁国春秋初期并不弱

春秋初年,列国延续了西周时期用战车判断诸侯国实力的标准,齐、鲁都属于千乘之国。当时,在纪国的牵线下,于鲁隐公解决了两年邻国君国之间的矛盾。三国在君国举行了会盟,历史上被称为“鲁莒会盟”。就在鲁莒联盟后的第二年,春秋初期,郑庄公和齐国齐熙公会联盟霸主,郑庄公介绍齐熙公朝见周天子。齐熙公在这次朝见中提出了尊王的主张。春秋初期,齐、鲁分别展开联盟邦交,双方实力相差不大,齐国自然不能吞并鲁国。

[img]634406[/img]

鲁国的军事实力体现在春秋初期曹辩论的故事中(长勺之战,对手是齐桓公时期的鲍叔牙)。但更特别的是,鲁国仍然是当时周朝天命观体系的中心之一。鲁国作为周公旦的后裔,是周朝姬姓诸侯中地位最高的国家,能够享受周天子皇赐的天子仪仗,受到天子的待遇,直接祭祀周公。鲁国曲阜是周礼法典的重要圣地,其文化地位不容小觑。

齐桓公称霸和尊王

自郑庄公以来,东周列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管仲的帮助下,齐桓公进行了国政改革,国力迅速崛起。然而,此时,齐桓公继续由齐熙公制定的国家政策。他主宰的口号是“尊王熙夷”。此时,周公封地的鲁国作为周礼的象征之一,自然不在齐国的征伐范围内。南方的楚国和北方的军队是齐国繁荣的焦点。

[img]634407[/img]

齐桓公统治期间,召开了16次诸侯联盟,其中鲁国参加了11次。可以看出,此时的鲁国是齐国霸权的坚定支持者。正因为如此,当齐国在春秋时期拥有最大的权力时,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外交上,它都不能从鲁国开始。

优秀的邦交能力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被一些学者解释为“周秦之变”。鲁国作为一种变革,一直以守旧迂腐著称,但在邦交层面却表现出极强的灵活性。早在春秋初期的鲁莒会盟中,鲁国国君就可以亲自屈服于千万有边界纠纷的莒国参加会盟。齐桓公去世后,几位齐国国君想吞并鲁国时,晋国崛起了。自晋文公以来,晋国在中原保持了100多年的霸主地位,中间只被楚庄王(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那个)北上打断过一次。晋国崛起后,鲁国继续延续事大原则,寻求霸主晋国的庇护。从春秋中后期,一旦齐国入侵鲁国,晋国就入侵齐国。与齐桓公在东方一角的霸权格局不同,晋国的霸权地位是全方位的,因此鲁国依靠晋国的庇护,维持到春秋末年。

春秋后期,晋国内部六卿势力相互倾轧,国力受损。齐景公后,田氏崛起,掌握了齐国大部分军政权力,再次伺机伐鲁。就在这时,孔子的弟子贡代表母国出使列国,通过一系列策略崭露头角,维护了鲁国的全面性。子贡首先来到齐军大营,看到齐相田恒(又称陈恒)说服他放弃伐鲁,转而通过伐吴削弱齐国内部反田势力。然后子贡来到吴国游说吴王夫差,说服他带领精兵北伐齐国,愿意让越国一起北上,解决吴国的后顾之忧。夫差同意后,子贡辞去吴王,来到越国。然而,在说服越王勾践出兵帮助吴北伐后,他回到吴国劝诫夫差留下勾践,以便将来遏制吴国。预计吴军大胜后将称霸中原,于是又去晋国提醒晋定公早做安排。最后齐军战败求和,吴王夫差主张齐鲁两国盟好,以鲁国牵制齐国。最后,鲁国没有一兵一卒,危局消失了。

[img]634408[/img]

优良的地理优势

战国初年,鲁国周围有齐、越、魏等强国,但不能算是四战之地。鲁中南部的丘陵山区将齐和鲁分开。因此,如果齐入侵鲁,最好的路线是从泰山东部的莱芜山口开始。长勺战争期间,齐国鲍叔牙军队走了这条路线,大败而归。因此,齐虽然是离鲁最近的强国,但也是战场条件最差的诸侯国。

[img]634409[/img]

自魏文候招贤纳士,推动李悝变法,支持吴起兵制改革建立魏武卒以来,魏国开启了百年霸权。此时,齐国经过田氏代齐,前期政局不稳定,后期面临魏国威胁,无法与鲁国发生争端。直到战国中期,齐威王、齐宣王时期,齐国的国力再次增强,而魏国在马陵、桂陵之战后,精力充沛。但此时战国格局演变为秦、齐、楚三强并列,侵占了韩魏的局面。鲁国不在齐国的主要战略打击范围内,相对广阔的魏韩和富裕的宋国成为齐国更重要的目标。正是在这个时候,“五国相王”事件发生了,其中中中山国称王引起了齐国的极大不满。此时,中原合纵横频繁,限制了齐国对鲁国的看法。

秦国加速了鲁国的灭亡

战国中后期,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迅速强大,造成两个严重后果。一方面,中原诸侯在公孙衍的策动下,发起了“五国相王”的合纵战略,以对抗等待机会东出函谷的虎狼秦国。五国相王严重打击了周王室的礼法权威,也使鲁国失去了奉周的特殊性。另一方面,秦国强大后,不断对韩魏楚国发起侵蚀战略,通过丹阳战争和蓝田战争将楚国从地理第二阶梯(即东亚大陆海拔三阶梯)排出,南下巴蜀在长江上游取得优势。最后,楚国被迫逃离战略,东进吞并越国后,向北挥手,不断染指淮泗地区。

[img]634410[/img]

楚国的东进不仅给鲁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压力,也威胁到了齐国的边境安全。战国后期,齐国先后攻占燕宋,但均未长期守卫。齐民王伐宋后,更被伺机复仇的燕国与五国联军灭齐,造成齐国活力大伤。此后,齐国甚至需要在南楚交界处修建长城,更不用说主动入侵鲁国作为自然屏障了。然而,面对齐国的防御地形,鲁国并不存在于南部的楚国,最终被渴望恢复实力的楚国消灭势在必行。

@ 鲁国没有被邻近的齐国摧毁,而是在战国后期被秦国的手下摧毁,这是合理的。自春秋初以来,鲁国与其他强国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越来越大。随着战国后期列国争霸的日益激烈,原本存在的政治优势、地缘外交优势和地理优势逐渐丧失。最终被楚国摧毁的只是鲁国周围最强大的楚国,否则会被其他强国吞并。

鲁国作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凭借各种先天优势,在春秋战国的修罗场保存了数百年,这并不容易。然而,铁仍然需要自己的力量,在乱世中仍然需要依靠自己的硬实力,才能长期和平。


[岱宗夫怎么样?齐鲁青没了]为什么强大的齐国没有摧毁鲁国?[岱宗夫怎么样?齐鲁青没了]为什么强大的齐国没有摧毁鲁国?

,,,,,,,

  • 管仲的能力:管仲做了什么改革使齐国称霸?
  • 管仲正式接受政权对齐国的影响是什么?鲁庄公十二年,南宫万杀宋国君。在乘丘之战中,宋与鲁交战,结果宋大败,南宫万被俘,...

  • 管仲:[经济国有化]和军事改革为齐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历史上记载齐桓公选择管仲是他的重要大臣鲍叔牙的建议。在鲍叔牙的建议中,只有一句话给齐桓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国王...

  • 孟尝君不为人知的一面:为身高怒杀数百赵国人
  •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大家早就熟悉他的事迹了。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在孟尝君光鲜华丽的外表下...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齐桓公为何叫田午又叫公子小白?齐桓公简介
  • 齐桓公出生于公元前716年,他出生的年代刚好是处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无义战,这一时期是个大国吞并小国,不断扩展的版图充满...

  • 许多古代著名的将军显然可以反抗,为什么宁愿被杀也不愿反抗呢?
  • 同样倒霉的还有名将白起,为君王打了一辈子,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后也没有好下场,被秦王赐死子啊杜邮。 每次看到这样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