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您带来徐达的故事,有兴趣的读者可跟着一起来看看。
明朝的开国元勋到最后剩下的真的不多,比如熟悉的李善长、蓝玉、胡卫庸等。而且只有一个胡卫庸案,前后株连十几年,杀了3万多人,成为明初最大的案件。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所有跟随朱元璋打败世界的人都会被杀。
后期只有汤和、沐英、郭英、耿炳文等明朝开国元勋。
[img]635013[/img]
至于徐达,他于1386年去世,他的去世一直存在争议。要回答徐达没有被朱元璋杀害的原因,首先要搞清楚徐达的死因。
《明史》记载徐达死于疾病,根据野史徐真卿的《剑胜野闻》记载,徐达被朱元璋毒死。王文禄的《龙兴慈记》还记载,徐达因病不能吃鹅。朱元璋给了徐达蒸鹅,徐达吃完后死了。
朱元璋到底杀不杀徐达?
换句话说,徐达出生于公元1332年,死于1386年。如果朱元璋想杀了他,他可以早在六年前就把他和胡谋反联系起来,找个罪名杀了他。别忘了,胡谋庸案前后涉及面广,冤枉的人多了。有许多著名的英雄和将军。连李善长都不能幸免。再次参与徐达并不难。
但朱元璋没有这样做,至少在胡唯庸的案件中,他没有用这种方法去除徐达。
所以这种方法不需要,竟然要用一只烧鹅?这能说过去吗?
让我们来谈谈烧鹅杀徐达的来源——《剑胜野闻》和《龙兴慈记》。《四库全书总目摘要》称《剑胜野闻》和《书中所纪》,也就是说,这本书并不可靠。明代藏书家郎颖也用朱元璋写的《朱氏世德碑》来证明《剑胜野闻》的错误。
根据作者王文禄的记载,《龙兴慈记》这本书的历史资料主要是他母亲口述的。他的母亲也是从王文禄的祖父那里听到的。@ 这类史料的可信度,其实是要大打折扣的。
当然,王文禄本人也表示,这本书主要是为了纪念母亲,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历史。@ 不考虑事实的研究,只记录历史人物的言行。这两个是朱元璋烧鹅的来源,导致徐达死亡。然而,他们的可信度很低。清朝学者赵毅甚至批评他们为“胡说八道”。
在介绍了徐达的死因之后,是时候回答主题了。朱元璋没有杀死徐达,这主要与徐达本人的谨慎有关。朱元璋必须怀疑徐达这样一位能干的将军,但徐达从未表现出任何雄心壮志。
朱元璋曾评价他: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成就,朱元璋的性格肯定会怀疑。然而,徐达并不是一个傲慢的人。徐达一生勇敢足智多谋,在战争成就和边缘建设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他被朱元璋称为“长城”。他说话少,思想深刻。在军队里,一旦军令发出,他就不会改变。当将军们遵守命令时,他们都很害怕,而在朱元璋面前,他们像不敢说话一样恭敬谨慎。
只要他从战争中获胜,徐达就会立即交出将军权,以表示忠诚。此外,在徐达的一生中,他从未做过出格的事情,一生都很谨慎。
徐达死后,朱元璋被封为中山王。他的头衔是“武宁”,埋葬了中山的阴影和皇家神道碑文。他还享受了太庙和肖像功臣庙。他是明朝开国的第一英雄,在开国“六王”中排名第一。
可以说,徐达死后非常荣幸。朱元璋给了他最高的礼貌。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为了掩饰人们的耳朵,但即使是为了掩饰人们的耳朵,这种待遇也是真实的。此外,如何看待它不像是为了掩饰人们的耳朵,而是为了肯定和赞扬徐达一生的功劳。
揭秘:徐达到底是不是被朱元璋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