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汉魏晋南朝时期,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变化?

尚书出现得很早,可以追溯到先秦。秦朝时,他是少府的官员。少府的职责是管理皇帝的财务和私生活。它的下属有六个尚,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和尚书。尚书可视为管理君主文件收发的私人秘书,其权力和地位都很轻。

东汉时期,尚书机构叫尚书台,光武帝刘秀把三公吉祥物化。诏书不需要像西汉时期的丞相和御史医生那样讨论,但可以直接由尚书台发出,所以这个机构突然变得牛逼起来。尚书台长官尚书令也被称为“三独坐”之一。成为起草诏书、出台政策的地方,大臣要想掌管政府,就必须记录尚书事,即掌管尚书台。

由于尚书台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机构也在慢慢扩大。尚书台发出的命令需要由九清等政府官员执行。因此,尚书应经常作为皇帝的代理人,传达和指导政府官员的命令。渐渐地,尚书台开始朝着政府机构的方向发展,曹管辖的各部门也有了正式的名字。

曹魏时期成立了中书机构,将尚书机构分开,掌握了机要和参与的职权,将尚书台转变为政府机构。转型后的尚书使和尚书仆射更像是主持政事的宰相,而负责具体事务的各部尚书在职权上与九卿重叠。西晋时期,尚书与九卿职权的重叠引发了大臣们的诸多讨论。最后,九卿在东晋时期被大规模裁并。从此,尚书处理政务成为正式模式,尚书令不再是皇帝的私人秘书,而是朝臣的领导人。

中国书籍从诞生到发展都离不开和尚书。中国书籍产于汉武帝时期,全称为中国书籍。从名字上看,这个职位与和尚书有很大关系。为了方便后宫政务的处理,汉武帝以可以进出后宫的宦官为中国书籍,负责传递和尚书的奏章。

西汉时期中书时置时废,东汉时期没有中书。东汉末年,曹操设立秘书令,负责尚书演奏,与西汉时期的中书令非常相似,但秘书令由士人代替宦官担任。曹丕代汉后,他把秘书改为中书,长官叫中书监,次官叫中书令,仍由士人担任。

曹魏的中国书监机构取代了尚书台掌机和出纳奏章的权力,成为皇帝的新办公厅。而且,由于中国书监长期陪伴皇帝,他不仅可以发布政令,还可以参与政务决策。因此,虽然尚书令的地位高于中国书监,但官员们更愿意留在中国书监省。东晋时期,权臣通常在录制尚书事的同时担任中国书监,以控制全局。

南朝时期,由于皇权与东晋相比取得了很大进步,皇帝开始削弱士族权臣,提拔和重用冷人。因此,中国书记监督管理局和令牌的权力逐渐转移,地位较轻的中国书记室人员往往履行重要职责。在南齐和南梁,中书舍人对中书省的控制正式形成制度化,机构逐步完善。中书舍人下形成各局,在政务上引导尚书曹,与尚书与九卿的关系非常相似。这种机构也被称为中书舍人省。然而,由于南陈被隋朝摧毁,最终的历史并没有沿着这条轨道发展。

与上述两个机构相比,门下省的情况既麻烦又简单。麻烦是指其组织的变化非常复杂,难以澄清。简单地说,它的功能相对稳定,没有大的变化。

起初,门下不是一个特定的官方机构,而是对皇帝周围的侍从、侍从、左右曹、官员、散骑、常侍和中间人员的总称。在这些人中,最重要的是侍从。侍从最初是加官,其功能包括服务天子和担任顾问。东汉末年,侍中组织开始完善,成立了侍中寺组织,成为后来门下省的雏形。侍中寺的另一个重要官职是黄门侍郎,也被称为门下侍郎。

西晋时期,侍中寺进一步扩大,改名门下省,散骑常侍和散骑侍郎也被列入其中。魏晋时期,散骑常侍和散骑侍郎陪伴皇帝,经常参与国事讨论,属于皇帝的顾问团队,是贵族子弟的显职。东晋时期,散骑常侍被撤销,刘宋时期重新设立,成立了散骑省,又称集书省,常被称为小门下,而南齐时期则干脆将集书省交给门下省领导。但在这个时候,集书省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闲置的机构,其职位通常被授予老年官员作为荣誉官职。南梁时期,集书省又从门下省分离出来,地位和职权也有所提高,散骑常侍和侍中相当。门下省的部分职责也被分配到集书省,如省读奏文、提出意见等,两者成为并立机构。

和尚书和中国书记一直在改变他们的职责。他们的省长期以来一直是皇帝的私人顾问,所以他们的地位也随着皇权的力量而改变。在曹魏和西晋时期,服务自然是一个重要的职位,可以在政策制定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在东晋时期,服务的重要性随之下降。在南朝,服务再次变得重要,甚至可以在皇帝授权的情况下直接行使政府事务。


汉魏晋南朝时期,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变化?汉魏晋南朝时期,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变化?

,,,,,,

  • 室点密简介 南北朝西突厥汗国的创始人室密生平
  • “室点密”Istami(?-576年),也作室点蜜,阿史那氏,突厥大汗土门之弟,西突厥汗国的创始人。 莫贺早年攻叶护,在阿尔泰山游牧...

  • 宋武帝刘裕进行了几次北伐?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建立者,历史上的宋国共有三个,一是微子启在殷商灭亡后建立的宋国。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裕创立的...

  • 曹景宗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曹景宗生平
  •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人,南北朝梁朝名将。出身将门,小时候以勇敢著称。后来跟随萧衍(后来梁武帝)起兵,南...

  • 为什么宋武帝刘裕北伐失败?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 北伐失败,刘裕将皇帝梦凌驾于统一河山大业之上,在争权夺利的政治竞争中失败。 100多年来,东晋北伐多次,均以失败告终。离...

  • 贾思勰简介 贾思谢,南北朝北魏杰出农学家
  • 贾思勰(jiǎsīxié),北魏时期,汉族、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曾担任高阳县(今山东临...

  • 陈霸先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武帝陈霸先生
  • 陈霸先(503-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傲。陈霸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逐渐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