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草木皆兵的故事主角?傅坚!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草木皆兵(汉语成语)
草木皆兵,读cǎo mù jiē
bīng。把山上的草木都当敌兵。形容人在惊慌失措时疑神疑鬼。资料来源:《晋书·傅坚记》:“坚和傅荣登城看王师,看部队整齐,士兵精锐;北望八公山草森人形。顾谓荣说:‘这也是一个强大的敌人。什么是罕见的?’我害怕颜色。”另见:“八公山,草木皆兵”。、“风声鹤战,草木皆兵”。
成语故事
公元4世纪下半年,前秦皇帝傅坚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因此,傅坚雄心勃勃,试图以“风扫秋叶”的势头在江南东晋统一南北。
公元383年5月,傅坚征集了80多万军队进攻东晋。在强敌的压力下,东晋朝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以总理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心奋起抵抗。当时,晋军将领是谢石、谢玄和刘牢志,总人数只有8万人。
秦军前锋傅荣占领寿阳(今安徽省寿县)后,傅健亲自带领8000名骑兵抵达城市。他听了傅荣的判断,认为晋军不够,脆弱,想赢得更多,抓住机会,迅速攻击。只要他的后续军队到达,他就能赢得所有的胜利。所以他派了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谢石劝说他投降。
[img]627665[/img]
朱序原本是东晋的官员,对东晋有着深厚的感情。见到谢石后,他向秦军报告
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到达前攻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经过一番讨论,谢石和谢玄派北府著名兵将军刘牢之率领5000名精兵。
突然袭击了洛涧的秦军。守在洛涧的秦军,不是北府兵的对手,勉强抵抗了一会儿,就崩溃了。
洛剑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和谢玄命令刘牢之继续救助夏石,并亲自指挥军队,直到飞水(今天的飞河,在安徽省寿县南部)东岸取得胜利。因此,驻扎在八公山旁的人马与驻扎在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
傅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来到寿阳,大吃一惊,立即与傅融登上寿阳城
头,亲自观察飞水对岸晋军的动静。那时候是隆冬,又是阴天。从远处看,飞水是灰色的。傅坚在城楼上一眼望去,却看到对岸晋军的营地账目排列得很整齐
整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来往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再往远处看,我隐约不知道对面八公山有多少晋兵。事实上,八公山上没有晋兵,但傅坚心虚。
八公山上的所有植被都被视为晋兵。随着西北风的呼啸而过,山上摇曳的植被就像无数士兵在锻炼一样。傅坚突然看起来像土,惊恐地回头对傅荣说:“晋兵是一个
支劲敌,怎么能说是弱兵呢?"
两军对峙久了,对晋军不利。于是,谢玄用激将法让傅坚撤退,以便
让晋军渡过水面,决一死战。到了同意渡河的时候了。在坚定的命令下,魏融指挥秦军撤退。他们想撤出一个位置,然后转身进攻。出乎意料的是,许多秦军中有一半是因为厌恶战争
争,一半怕晋军,一听到撤退命令,撒腿就跑,再也不想停下来了。
谢玄率领8000多名骑兵迅速渡过飞水,攻打秦军。这时,朱序趁机喊道:“秦军输了!秦军输了!”前秦军突然陷入混乱。晋军趁机渡过飞水。秦兵拼命逃跑。傅坚被箭射伤,只带了10多万人逃回长安。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飞水之战。飞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再次分裂。
读后草木皆兵的感觉
读完草木皆兵的感范文一
今天看了《草木即兵》这本书。我为故事的主人公傅坚感到遗憾。就他的冲动而言,前秦王朝彻底灭亡。
临死前,他的首相王蒙告诉他死后不要攻打东晋,但朝廷里的慕容氏是他们的眼中钉。如果他攻打东晋,慕容氏会趁机叛乱。
但傅坚不听劝告,最终切断了整个前秦王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有时也应该听别人的建议,不要冲动地错过重大事件,切断整个国家的未来。
读完《草木皆兵》感范文二
读了成语故事《草木皆兵》。故事讲述了前秦国王傅坚率兵攻打东晋80万,东晋派兵攻打8万。傅坚认为,如果他有更多的士兵,他会骄傲地轻视敌人,最终被东晋打败。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前秦国王太骄傲了,让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
就像我们通常学习一样,我们不能在这次考试中得到100分而感到骄傲和自满。如果我们停留在100分的喜悦中,不再努力工作,将来就很难成功。不仅仅是学习。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都应该脚踏实地,认真地去做。不要骄傲,这样我们才能成功。
草木皆兵的历史人物,草木皆兵的故事主人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