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的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清朝的主力军是由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其中大部分是由湖南人组成的。这支军队可以说在当时的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声誉。
清朝八旗和绿营部队长期被侵蚀,没有战斗力,成为抵御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主要军事力量。他们不仅成功地抵抗了席卷世界的太平军,而且最终消灭了它们。就战斗力而言,他们当时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然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事实上,除了客家人,太平军精锐部队的很大一部分也来自湖南。
所以今天历史上奇怪的湘军系列,就来说说太平军和湘军都有大量战斗能力强的湖南士兵。
首先,我们如何知道太平天国军队的大部分主力军是湖南人,这当然不是胡说八道。我们可以从历史资料中得到这方面的证实。
我们从罗尔纲先生的《太平天国史》中得到的信息显示:
自进入永州以来,人民群众纷纷加入,实力得到补充和扩大。道州一到,势必复兴,就要重组旗鼓,向长沙迈进。这是太平天国军事发展的决定性事件。
至于这次在湖南加入太平天国的人,计道州、江华永明有2万人,郴州有2万人,茶陵州有几千人,共有5万多人。
[img]624666[/img]
有些人可能认为5万多人不是太多的力量,但我们应该知道,虽然太平军很强大,但从永安突破到围攻桂林,太平军只有不到5000人。
这是根据当时清朝广西巡抚邹鸣鹤对朝廷太平天国的奏折所知:
咸丰2年3月,丁毛广西巡抚邹鸣鹤攻太平军攻桂林事说:这次大约有2000人或3000人,强盗威胁要有6000人或7000人跟进。
但事实上,除了太平军的夸张嫌疑外,他们所说的六七千人部队还包括老弱妇孺和无法战斗的伤员。
从那时起,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在湖南实际上获得了绝对的武装力量,使他们后来占领了长江的中下游,成功地克服了武昌和安庆,最终创造了占领金陵10天的军事奇迹。此外,我们应该知道,太平军的水手一开始都是由湖南船民组成的。在湖南之前,太平军是一支完整的陆上作战部队。
由此可见,湖南人民的加入对当时的太平天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不是湘勇为太平军做出了贡献。他们根本无法形成威胁清朝的力量。也许不会有太平军如此迅速地占领长江中下游,也不会有后来席卷大部分中国的记录。后来的西北伐离不开湘军的背影。你认为这是一支足够强大的主力军吗?
除了我们已经了解到湖南士兵在太平军中的重要作用之外。湖南士兵在湖南军队,更不用说,他们是一群最终拯救清朝的重要力量,不仅指挥官曾国藩和许多骨干将军来自湖南,关键是许多士兵,或早期所有士兵都来自湖南,湖南军队也被称为湖南勇敢。
我们不需要继续重复他们的战斗能力。毕竟各省都有团练,但只有湘军和后来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在历史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淮军是湘军的徒弟。
事实上,大多数湘军士兵都是来自湖南的农民。即使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半段,即使曾国藩的湘军在其他省份作战,湖南仍然会训练新兵。可以看出,这些湖南士兵的战斗力是多么强大和善于战斗。
那为什么湖南人这么英勇善战呢?还是叫彪悍?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当时湖南湘西和湘南是多民族的聚居地。苗族和瑶族一直很好斗。他们之间和当地地主之间有着尖锐的摩擦,形成了一种勇敢而无情的社会氛围。此外,他们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常见的机械斗争。他们都是几个村庄的群体对抗。他们不认识王化,只认识大拳头。
[img]624667[/img]
据《龙山县志》记载,乾隆60年正月,贵州苗民石柳邓拉杆起义,湖南苗民石三宝,吴八月立即起兵响应,战争一度影响辰州永顺。
此外,受白莲教育的影响,湘西湘南多次爆发农民运动。对于湖南湘西湘南的大多数山民来说,他们有足够的经验,诚实坦率的山民总是比任何人都更努力地战斗。他们真的相信生死看不起,不服就这么说。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那就是贫穷。
对于古代人来说,叛乱通常是一个被迫和无助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他们选择参军,只是为了生存。无论是将军还是太平军,只要他们饿了,他们就会跟着他。
是什么导致了贫穷?湘西湘南地处偏远地区,经济文化落后,各群体斗争极其激烈。一旦遇到灾难,很容易形成官逼民反的民变。再加上山民勇敢无情的性格,无论你是清军还是太平军,无论是清朝朝廷还是叛逆的太平天国,都可以管饭。
清末经常出现湖南的灾荒。
[img]624668[/img]
根据同治时期长沙县志的记载,乾嘉凡85年,平均3年有丰收年,6年有灾难道歉年,而道光30年只有丰收年,最多3年有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湖南许多县志中都有:民食草根俱全,饥饿遍野,死者盈途记载。
在食物不足、衣服不全的时代,应该是失去所谓伦理的时代。在此期间,白莲教和世界将发展得非常迅速。湘南是当时白莲教的活动中心。这是饥饿。湘南人很早就有了抵抗意识。在清末频繁起义中,除广西外,湖南是起义最频繁的省份。
当然,频繁的起义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战斗力强大的原因。
然而,我们应该知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湘西和湘南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被长期的战争培养出高度的战争意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战争经验,村民们对战争太熟悉了。战争似乎就像吃喝水。称他们为全民兵,半耕半兵也不过分。
[img]624669[/img]
综上所述,贫穷导致了不断的战争起义,正是不断的战争,锻炼了山民的基本作战能力,为后来成为湘军和太平军的主力奠定了基础!
他们可以在太平军兴起或湘军成立之初迅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双方都成为战斗中的主力军。其实说白了,双方的战斗很大程度上是湖南士兵之间的较量,强烈证实了“无湘不成军”这句话的真实性!
俗话说,无湘不成军 为何晚清时期湖南士兵的战斗如此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