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对于许多看过或喜欢看清朝戏剧的人来说,乾隆绝对是一个出现率很高的角色,但很多时候人们关注他和他的后宫,无论他做什么,人们都会考虑这些方面,这给乾隆留下了非常浪漫的印象。在历史上,乾隆曾多次下江南,这种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测。乾隆下江南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去六次?
[img]623991[/img]
说乾隆下江南是为了美食,吃喝玩乐太低估了他。下江南和承德一样,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皇帝隐藏在休闲活动下的深远政治行为。
乾隆皇帝一生下江南六次,分别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45年(1780年)和乾隆49年(1784年)。
[img]623992[/img]
他坚持地下江南,甚至不惜花巨款钱,主要目的有三:
1.加强满洲的民族认同和统治地位。
乾隆下江南期间,他会在路上多次狩猎,故意在热衷汉文化的江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军事力量。同时,他还要求八旗的孩子们一路骑马,不要坐轿子,以表明他们不会忘记满洲骑马和射击的基础,加强民族认同和统治地位,警惕汉化的威胁。
[img]623993[/img]
2.强调对汉文化和汉文化的优待和热情,淡化其抵抗意识。
乾隆皇帝对汉文化的态度一直是既用又防,对江南这个汉文化大本营更是爱恨交加。六江南期间,乾隆皇帝不断颁布免费食品法令,展示对江南人民的恩典和亲密;多次召见当地汉族知识分子,分享江南美食和美景,展示多民族君主的文化多样性,宣传统治汉族的合法性,淡化抵抗意识,在检查过程中收集情报,随时关注汉族知识分子的一举一动。
三、巡视河工,确保水运。
乾隆下江南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巡视黄河。一方面,黄河是历代水灾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自宋代黄河夺淮以来,黄河是否安全,决定了大运河水运是否畅通,南粮北运能否顺利进行。
乾隆下江南路最重要的是巡视河工,频繁监督治河工作。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检查水运,确保南粮北运的安全。
[img]623994[/img]
当然,在六次江南之旅中,乾隆也充分享受了皇帝的高标准生活和接待,以换取虚幻的声誉和权力的乐趣。但如果乾隆只是为了这些,那就有偏见了。毕竟,即使他坐在紫禁城里,他也可以随时享受这些东西。
乾隆下江南六次 他到底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