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周王的故事吗?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它结束了禅宗制度时代,开启了“家庭世界”的历史。
然而,此时的夏朝实行分封制,并没有真正统一全国。@ 继承了夏朝政治制度的商朝也是如此。虽然商朝是中原唯一的正统国家,各诸侯国向商人鞠躬,守卫四方,但各诸侯在自己的王国仍有独特的绝对权力。
[img]619029[/img]
看过电视剧《封神榜》或《封神演义》的人都应该知道,商朝有四个诸侯国,每个诸侯国都有一个伯侯,即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和北伯侯崇黑虎。在四大诸侯国中,西伯侯姬昌和北伯侯崇侯虎更出名,王国更强。
作为商朝的附属国,四大诸侯国需要为商朝守卫边境,抵御外敌。一旦国王遇到麻烦,他们也必须领导军队和勤奋的国王,而不是错误的。然而,与义务相对应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王国,他们有绝对的自治权,政治、军事和经济不受商朝的控制,他们可以自己决定王国的继承人。
当然,在四大诸侯国的统治下,小诸侯国很多,数量极其庞大。如果能统一拧成绳子,也是相当强大的力量。
当时,四大诸侯国及其统治下的小诸侯国的面积加起来比商朝总疆域的一半大。@ 商朝作为世界之主,自然相当害怕这四个诸侯国。
要知道,加强中央集权的最好办法就是削藩。想想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这只手玩得很漂亮。如果没有血刃,所有诸侯国手中的权力都将被收回中央政府。当然,在商朝,削藩是不可能的。然而,任何君主都不会使当地势力过于强大,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谓“卧床不起,别人怎么睡?”。
虽然商纣王在历史上是一位非常昏庸无道的君主,但他也是一位君王,是一位君王,一定要四方臣服。@ 他永远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四大诸侯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却无视它们。在他心中,他早就想找个机会吓唬这四个诸侯国。
换句话说,姜王后被迫害致死后,费仲、尤浑等奸臣观察到了自己的意图,暗暗对四大诸侯国恨得牙痒痒的纣王提出了一个坏主意。他们建议纣王将姜桓楚、姬昌、鄂崇禹、崇侯虎全部诱骗到朝歌,一举铲除四大叔侯。幸运的是,纣王此时仍有一些想法,@ 这个想法没有下面。
尽管纣王放弃了诱杀四位伯侯的想法,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削弱四大诸侯国。@ 纣王首先选择了东伯侯姜桓楚,诬告他谋反,然后以正义的名义杀死他。
得知这个消息后,东伯侯的儿子姜文焕悲痛欲绝,举兵造反。姜文焕是一位凶猛的将军,勇敢善战,他的士兵和他一样勇敢,@ 起初,这群人真的让周王睡了一段时间。然而,姜文焕有勇气,但没有战略。最后,这场叛乱很快被镇压,根本没有动摇商朝的基础。
在所谓的姜桓楚谋反案中,南伯侯鄂崇禹也参与其中。他曾经为姜恒楚保证自己的生命,但纣王想要的不是事实,而是他们的生命。@ 东伯侯死后,他也落得了一个枭首示众的结局。东伯侯和南伯侯都死了,然后是时候轮到西伯侯姬昌了。最后,姬昌在纣王手下逃脱,完好无损地回到了封地。
那么,为什么呢?周王知道这一举动是纵虎归山的举动。为什么他最终放过了姬昌?大多数人认为姬昌之没有被杀是因为他装傻,打消了纣王对他的怀疑。
当时大家都说姬昌是神算子。对于相信鬼神的周王来说,他对姬昌的恐惧其实是最深的。然而,当周王邀请姬昌吃儿子伯邑考的肉做的肉饼时,姬昌吃得很开心。周王认为姬昌就是这样。他没什么大本事。他甚至不能吃他儿子的肉。@ 干脆放了他一马。
然而,事实上,姬昌能活着回到西岐与此无关。
姬昌可以活着走出朝歌,这完全是因为纣王没有这么早就杀了他的打算。如果条件允许,纣王当然不会让这个知己离开,但问题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
那为什么条件不允许呢?
,当时,西周非常强大,他的西部是军人的力量。军人势力一直是商朝头疼的问题。这些军人英勇善战,野蛮善杀。一旦他们进入商朝,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在这个时候杀了姬昌,即使西周没有叛逆,只是让军人进入商朝的边界,商朝也会伤害他们的肌肉和骨骼。甚至,他们很可能无法控制诸侯国。
而且,如果西周一怒之下与军人合作,后果简直难以想象。@ 在权衡之下,周王还是让姬昌回去继续守卫边境。周王可能不知道姬昌是在装傻,但毕竟他杀了伯邑考,间接震慑了姬昌。最好让他走。然而,周王没想到西周真的取代了商朝,把他从王位上赶了下来。
[img]619030[/img]
既然姬昌逃脱了一场灾难,北伯侯崇侯虎自然会幸免于难。纣王很清楚,这两个人之间有着深深的仇恨。最好让崇侯虎约束姬昌。在这一点上,纣王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国王。之后,当西周伐周时,崇侯虎确实给姬昌带来了很多麻烦。
为什么纣王不杀姬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