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梅殷手里拿着40万大军,按兵不动。他心里在想什么?

丈夫以铜为镜,可以穿正衣服;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道得失。我们的英雄梅殷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

梅殷字伯殷,出生于德下邑(今商丘夏邑)。梅殷娶了朱元璋的女儿宁国公主。他也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女婿。他称赞他精通经史,并要求他帮助建文帝。梅尹的叔叔是梅思祖。梅思祖原本是元朝的官员。后来看到红巾军势大,投了刘福通。后来看到张士诚势大,又投了张士诚。朱元璋大军来了,看到朱元璋势大,又开城投了朱元璋,献出了他控制的四州之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朱元璋称帝后,他被封为汝南侯。

[img]619430[/img]

梅殷这个人不是指挥官。明初,人们对他的评价大多被儒家称为儒家,并没有领导大军参加大规模战争。虽然史书上有“恭谨有谋”的说法,但远不如一个优秀的指挥官。恭谨说明他做事谨慎。@ 作为一名不合格的指挥官,我非常谨慎。他不敢冒险与世界著名将军朱迪作战。即使在朱迪南下之后,他也没有发兵两面包抄,打破了后路。

[img]619431[/img]

后来梅殷入朝时,朱棣亲自跑出去迎接他,说:“徐,你辛苦了。”。但梅殷说,不辛苦,劳而无功。这显然是在讽刺朱迪。朱迪当时就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从那以后,梅殷不断地在言语上说一些对朱迪不满的话。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梅殷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在为他当时不救朱允炆开脱,想让全世界的人都明白,他梅殷其实是忠于朱允炆的。这样,朱棣就更害怕了,于是派了很多人去监视梅殷。梅殷又发现了监视行为。所以梅殷更加愤怒,说了很多朱迪不愿意听的话。

当朱棣起兵造反时,梅殷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方面,朱元璋对自己的好意和孤独的信任应该忠于朱家;另一方面,他讨厌杀害亲人,为梅家报仇。梅殷在国家和小家庭面前选择了第二种,于国义,他是不忠之臣,但于家情,他是重情之人。幸运的是,江山最终还是落在了老朱家的手中,同时也避免了朱棣在“靖难”中付出的代价过高,老百姓很少经历战争的磨难。


梅殷手里拿着40万大军,按兵不动。他心里在想什么?梅殷手里拿着40万大军,按兵不动。他心里在想什么?

,,,,,,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