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的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在追剧的人应该已经看到宣德皇帝朱瞻基废除了胡善祥的皇后地位,因为胡善祥早年与汉王朱高旭有染。众所周知,胡善祥是真正的历史人物,也是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胡善祥在历史上被废除了?她真的和汉王朱高旭有什么难以形容的“潜规则”吗?答案实际上是否定的。
[img]617645[/img]
历史上,胡善祥是山东济宁人、前锦衣卫百户胡荣的三女儿。15年(1417年),永乐皇帝朱迪想为太孙朱瞻基选择太孙妃,于是安排了全国海选。为了杜绝外戚乱政的发生,明朝制定了规定,后妃只能在普通人家找到。从理论上讲,明朝的未婚妇女有机会成为母亲世界的女王,但实际要求自然远不是那么简单。除了外表、姿势、言语和行为,以及无辜的家庭背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已婚的新娘必须符合上帝的意愿。
[img]617646[/img]
当时,负责天象观测的司天监告诉朱迪,后星将出现在山东。朱迪立即命令太监去寻找。结果,他发现胡荣的女儿胡善祥是天象所示的后星,所以他命令她入宫。
因此,真实历史上胡善祥的选秀经历与《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天选人(或被司天监选人)。后者主动寻求汉王朱高旭的帮助,以获得入选机会。最后,在朱高旭“潜规则”后,他得到了推荐的机会。
[img]617647[/img]
永乐15年(1417年),皇太孙朱瞻基大婚。胡善祥被正式授予皇太孙妃称号,而另一位入选的女子孙(孙若伟的人物原型)则授予皇太孙妃称号。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简单。胡善祥被认定为后星,她是皇太孙妃。
胡善祥在《大明风华》中的心机很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但孙若微却深明大义,非常贤惠。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两个人的性格完全相反。胡善祥举止端庄,无媚顺态,日常生活都很简单。虽然孙氏没有证据表明她是个“诡计多端的婊子”,但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她的宫斗水平肯定比胡善祥高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胡善祥和孙氏在入宫前八竿子打不过,并非电视剧中所说的亲姐妹关系。
朱瞻基大婚的结果让朱迪很满意,但却让朱瞻基很不满意。他更喜欢孙而不是胡善祥,这为胡善祥后来的悲惨生活奠定了基础。
[img]617648[/img]
洪熙元年(1425年),朱瞻基登基称帝。胡善祥以原妻子的身份被正式封为皇后,领衔六宫。《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生下了朱祁钰王子,但后来被告知她与汉王朱高旭有染,所以她觉得戴绿帽子的朱瞻基非常生气,所以她废墟了皇后的位置。这个故事和真实的历史有很大的不同。
朱瞻基在历史上确实有朱祁钰的儿子,但他的生母是吴贤妃,而不是胡善祥皇后。事实上,胡善祥只有顺德公主和永清公主两个女儿。朱瞻基本上对自己的女王不满意。现在她没有给自己生儿子,所以她以胡善祥没有孩子、体弱多病为由废除了女王的地位。因此,胡善祥在历史上被废除的根本原因是他得不到朱瞻基的青睐,这与汉王朱高旭无关。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贵妃孙氏在胡善祥被废的事件中一定做了很多努力。后来,朱瞻基在谈到废后事件时也颇感遗憾,他不遗憾地对身边的近臣说:“这些都是我年轻轻浮时才会做的事。”
[img]617649[/img]
胡善祥被废除后出家当道姑,但她仍然住在宫里。孙贵妃被授予皇后称号,并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孙皇后对前情敌胡善祥无处不在,但胡善祥因贤惠孝顺而受到朱瞻基母亲张太后的保护,孙皇后只能敢怒不敢言。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太后张去世。胡善祥在宫中失去了最后的依赖,立刻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一年后,胡善祥去世,42岁。
历史上的胡善祥和汉王有关吗?胡善祥是怎么被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