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他们多年来一直在战斗。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不好。此外,死伤士兵未能及时处理,导致细菌、病毒滋生和瘟疫肆虐。三国时期,瘟疫爆发十多次,其中两次对历史影响深远。一是直接决定了三国全力以赴局势的开始,二是损害了许多谋士。
[img]615474[/img]
先说影响三国鼎立形势形成的瘟疫。公元208年,曹操夺取樊城荆州后,向东吴进军,想打败孙权统一南方。这时,刘备被曹操追赶,与孙权达成联盟,与曹操作战。这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据史料记载,曹操号称80万军队,孙权和刘备联盟后只能作战5万军队。
[img]615475[/img]
当然,曹操的军队数量被夸大了,但应该有20万人去掉了夸张的成分。《三国演义》几乎所有孙刘联盟的胜利都归功于诸葛亮的聪明计算和东风的巧妙借用。当然,在官方历史上,这场战争主要由东吴指挥,其功绩只能归功于周瑜和黄盖。然而,这场战争的胜利也有一些偶然因素。那么,这个偶然因素是什么呢?
[img]615477[/img]
其实是三国时期发生的大规模瘟疫之一。曹操的士兵从北方来到江南,水土不服。@ 在战争开始之前,军队中的许多士兵都感染了寒冷。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操为了减轻士兵的适应症状,让人们把船的头和尾连接在一起。当时流行的寒冷实际上是瘟疫。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于是大疫,吏士多死,即引军归还。”
[img]615478[/img]
曹操连接了军舰的开始和结束。虽然它增加了船的舒适性,但它也加速了瘟疫的蔓延,并为以后的火灾攻击埋下了隐患。事实上,在这场历史上以少胜多而闻名的战斗中,曹军在战争开始前就有瘟疫。他的士气不稳定,士气低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在瘟疫中,曹操的爱子曹冲去世了。
可以说,没有这场瘟疫,赤壁之战的胜负是不可预测的。毕竟,双方的力量差距很大。
[img]615479[/img]
三国时期的第二次大规模瘟疫损害了许多著名的官员和士兵。今年是公元220年。今年,吕蒙打败了关羽,但他感染了瘟疫,最终死亡。《三国演义》旨在增加故事的趣味性。把吕蒙的死描述为关羽死后的复仇是胡说八道。
除了吕蒙,东吴的凶猛将军甘宁也因病去世。蜀汉著名的谋臣法因病去世,只有44岁。与此同时,曹操、黄忠和程宇今年也相继去世。虽然并不是所有这些人都能确定他们死于瘟疫,但他们的死与公元220年的瘟疫环境有关。
[img]615480[/img]
既然古代瘟疫如此可怕,古人如何预防和应对瘟疫?
第一种方法是采取隔离措施
秦汉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疫情的传播,并开始对患者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在三国时期,根据《晋书》的记载:
“永和末,多病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病,染易三人以上,身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这儿的“家有时病”可以同时感染三人以上,也就是类似瘟疫。而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不允许在100天内进入宫殿。
明朝时期,有专门的医疗场所,朝廷安排相应的医官治疗瘟疫患者。在此期间,医生已经知道如何戴口罩来减少感染患者的机会。
[img]615481[/img]
第二种方法是用艾草烟熏房子
我们祖先的医学积累经验仍然非常丰富,艾草的记录和应用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在疫情流行时期,古人常用艾草熏房,以达到驱邪的目的。事实上,从目前的医学角度来看,它是利用艾草熏制产生的特殊物质来杀死细菌,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img]615482[/img]
第三种方法是综合运用中医针灸、药酒等预防治疗
据说神医华佗发明了屠苏酒。后来,人们会在春节期间引用这种酒来消除疾病和瘟疫。在瘟疫的治疗中,人们不仅使用汤药,还使用针灸。同时,火罐、刮痧等技术也将被综合用于消除体内瘟疫的毒性。古人对细菌和病毒没有概念。在中医看来,人的瘟疫是阴阳失调,感染风寒湿毒,疫毒侵入肺五脏,出现一系列症状。
[img]615483[/img]
古人无法迅速把握瘟疫的本质。因此,瘟疫、汤药等治疗方法一旦在某个地方流行,往往会滞后。瘟疫可能导致某一地区人口急剧减少,甚至疾病导致村庄空无一人。
参考书:晋书、《三国志》
三国时期的瘟疫爆发了十多次 古人如何预防和应对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