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为什么不说满语?你知道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说到溥仪真的有太多的话,也很悲剧,如果你想说他,必须说一年,今天告诉你溥仪一个小问题,溥仪是清朝皇帝,满清统治中国近300年,满语或普通话,但溥仪不会说满语,那么为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分析这个秘密吧!
溥仪于1959年12月4日被特赦出狱。回到北京后,他的工作安排一直是个大问题。考古学家和作家郭沫若知道后,就来问溥仪是否愿意做他的助手,研究清朝的历史。清朝的历史记载大多以满文的形式记载。溥仪一定知道满文。结果溥仪只回答了五个字:“我不懂满文”,郭沫若尴尬地走了。至于溥仪是否真的不懂满文,我们不置可否,但肯定不精通满文。
[img]612809[/img]
1、为什么清朝推广国语满文没有成功?
1599年,努尔哈赤命令人们根据蒙古语创作满文。1632年,皇太极改进了满文。与蒙古语不同,满文被定义为国家法定语言,但少数满语精通满语。
满清统治也不遗余力地实施满语。然而,清代满语的使用有这样一条规律。顺治前,清朝的官方文件大多以满语形式颁布。康熙、雍正、乾隆是满汉双语颁布的国家法令。嘉庆之后,汉语有逐渐取代满语的趋势,许多法律法规中没有满语。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奏折中,大多数皇帝用中文批改奏折,很少使用满文。皇帝自己不使用它们。沟通是个大问题。
[img]612810[/img]
满文很难普及。满文是根据蒙古语创作的,时间很短。许多满族人最初学习汉语或蒙古语。既然是蒙古语创作的,熟悉蒙古语的人一定要努力学习,但绝大多数是2、汉人不会蒙古语,满文的汉人基数很大。
满文创作时间短,当然没有满文教科书,也没有相应的满文文献材料。如果你想推广,你必须安排大量的人翻译各种中文文献和推广教科书。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项目,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时间跨度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完成。与此同时,为了培养大量的全文教师,清政府负担不起,皇帝也不愿意承担如此高的成本。
[img]612811[/img]
清政府采取慢慢普及的方法,上级官员必须学习满语和汉语,清政府规定,所有中学官员必须学习满语双语,考试合格留在北京,不合格的外国官员,这一举动让少数中国官员学习蒙古语,他们大多是处理考试,没有深入研究。
另一方面,满族进入中原后,很多满族人自发学习汉语。他们认为满语是拼音,不如汉语好掌握。然而,实施的满语却慢慢停滞不前。几千年的汉语在清朝正式流行起来,很多满洲贵3。、所有的人都学会了汉语,但满语不会。
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一定的环境,普通人不会满。在现实生活中,满族人要想顺利沟通,就必须学习汉语。既然大多数人用汉语,他们就经常用汉语。满语只是摆姿势,有时候可以装逼吓唬人。
[img]612812[/img]
4、溥仪为什么不满语?
1912年9月10日,退位的溥仪六岁,开始学习文化知识。陆润祥、徐芳、陈宝琛、朱一藩、梁鼎芬被邀请教汉语,伊克坦教满文。
溥仪已经学习满语9年了。对他来说,学习满语是一种被迫的义务。学习只是走路,老师和学生。溥仪不感兴趣,所以他根本不学习。溥仪自己说,他只学了很少的满语,主要是因为皇帝用满语说了一些简单的语言,比如满语的“平身”、像“开车回宫”这样的日常用语。
伊克坦去世后,溥仪再也没有学过满语,实际的满语在当时已经失去了实际的作用。
近300年来,满清统治中国 为什么溥仪连一句满语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