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中国末代皇帝,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身份在历史沧桑中不断变化,很多人都知道。溥仪于1967年在北京死于肾癌。溥仪死后葬在哪里?
根据封建国家的定制,新皇帝登基后,应选择“万年吉地”建陵。宣统皇帝溥仪3岁即位,清朝三年后灭亡,没有时间选择“万年吉地”。
溥仪退位后,根据优待清朝的条件,他仍然住在紫禁城。皇帝的头衔保持不变。中华民国以外国君主的礼貌对待他,每年为不如清朝的皇室提供400万白银。就这样,溥仪继续在这个小朝廷面前成为“皇帝”,被称为孤独。
溥仪1915年10岁时,皇室决定为溥仪选择“万年吉地”。广东廉州府李青担任这一任务,精通风水。经过调查计算,李青等人踏遍了河北省易县西陵的山水,认为泰东陵旺隆村北是上吉佳壤。陵穴位于西北的山坡上,与崇陵遥相对。经过讨论,清朝皇室派人实地验证,认为可以选择并立即禁止这个地方。据徐广源《清朝皇陵探奇》记载,溥仪的小朝廷当时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更不用说局势不稳定了。小朝廷本身很难保护它。虽然陵墓地址已经选定,但尚未建成。还有一种说法来自陈宝蓉的《清西陵纵横》:溥仪入承大统后,方便崇陵旁的旺隆村北选择“万年吉地”。宣统二年破土建设,采用先地下、后地上、后向前逐步施工的方法。建设一年多,完成了地宫开槽奠基、明楼宝城等基础工程。辛亥革命爆发,清朝倒台。到目前为止,宣统陵墓工程被迫停止,再也没有恢复建设。各种各样的说法,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还有待验证。
溥仪于10月17日在北京死于肾癌,享年61岁,遗体于10月19日火化。周恩来总理就如何处理骨灰做出了明确的指示:首先,它可以由爱新觉罗家族决定;第二,家庭成员可以选择在革命墓地、万安墓地和其他墓地的任何地方埋葬或储存骨灰。20日,家人聚会讨论,溥仪的骨灰经家人一致同意寄存在八宝山人民骨灰堂。
溥仪的弟弟溥杰说,周总理和其他领导人“非常关心溥仪的未来。他们曾经告诉我,我们应该建造一座美丽的陵墓吗?作为一名公民,我明确拒绝了。”
1980年5月29日下午,溥仪、王耀武、廖耀湘在政协礼堂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会后,溥仪的骨灰盒被移到八宝山革命墓地的第一个房间。
1994年,居住在海外的张世义先生在易县崇陵西北部建造了一座华龙皇家陵园。为了提高陵园的知名度,张世仪不懈努力劝说李淑贤将溥仪的骨灰搬到西陵。
放置仪式于1995年1月26日举行。李淑贤把骨灰盒捧在墓前,放在铺着黄缎的灵台上。一个简单的仪式结束后,墓地工作人员将骨灰盒放入水泥制成的“棺材”中。面朝南,面朝北,盖上“棺材”盖,最后浇筑混凝土。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皇帝的骨灰被埋葬了。1915年,清朝皇室选定的“万年吉地”终于结束了。
揭秘末代皇帝溥仪葬地之谜:溥仪的陵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