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清错失帝位的王爷,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瑞亲王多尔根和恭亲王奕䜣,遗憾的是,他们有足够的条件,但皇帝最终错过了“九五之尊”。以恭亲王奕为例䜣就文武双全而言,思想开明,不知道比四哥强多少倍,但父皇道光帝还是把权力的棍子交给了四皇子,是咸丰帝。事实上,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个实力远远超过多尔根和易䜣王爷早年协助父亲治理国政,手里拿着两面红旗。他的儿子岳托、硕托、萨哈廉和瓦克达都是英勇善战的将军。他们很早就穿上盔甲,带领士兵,冲锋陷阵,屡败敌兵。岳托、萨哈廉更能文能武,聪明过人,大局观念强,堪称人才。然而,王爷却因为犯了一个错误而错过了皇位,后来拥抱了两位皇帝,但他经常被压制。
[img]613698[/img]
代善(1583-1648年),努尔哈赤次子,楚英都是元妃佟佳氏出生的,清初名将,文武双全,战功赫赫,后封为礼亲王。1607年,代善、哥哥楚英、费英东等五位开国大臣统兵3000迎接东海女真实战略穆特赫部的归顺。途中,他们遇到了东海女真乌拉部1万人的伏击,所有将军都大吃一惊。然而,戴山一点也不害怕。他主动带领数百名前锋部队突袭乌拉部落大营,亲自冲锋在前,杀死了博克多和他的儿子,俘虏了5000匹马,缴获了3000件盔甲,赢得了所有的胜利。凯旋归来后,努尔哈赤赋予了代善“古英巴图鲁”的美誉,意思是钢铁般的勇将,终清一朝,这个称号是代善独有的。因此,努尔哈赤非常重视代善。
[img]613699[/img]
1612年,楚英兄弟在权力斗争中惨败,被努尔哈赤废除储君,被监狱囚禁,两年后处决。此时诸子中代善年龄最大,勇敢善战,军功最显赫,还有正红旗,镶红旗,实力超强。@ 努尔哈赤立代善为储君,让他处理日常政务,作为接班人训练,并告诉部落:“百年后,我的儿子和大福晋交给了大哥(指代善)收养。“代善权势显赫至极。然而,代善在不久的将来犯了一个错误,这降低了他的威望,最终错过了皇帝的位置。按照满洲“收继婚”的习俗,努尔哈赤百年后,代善有资格和权利继承包括妃子在内的所有财产。然而,戴善太焦虑了。当努尔哈赤还活着的时候,他和他的妃子阿巴亥(多尔根之母)眉目传情,惹恼了努尔哈赤,逐渐被冷落。后来,代善听了妾的话,要求父亲处死前妻儿子岳托、硕托,努尔哈赤大为不满,于是废除了代善。
[img]613700[/img]
1626年,努尔哈赤被袁崇焕击败,死于抑郁症。按照传统,新的大汗(皇帝)应该由八和硕贝勒共同推荐。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都手握重兵,有资格争夺汗位。在这四个贝勒中,戴山是最强大的。他不仅军事功绩突出,而且掌握了两个红旗。他的五个儿子也勇敢无敌,这是皇太极、阿敏、鲁古尔泰等人无法比拟的。不幸的是,以前犯的错误,代善人品被怀疑,努尔哈赤又明确废除了他的储君之位,@ 如果代善继位,恐怕大家都不会接受,后金可能会分裂,永远不会翻身。为此,代善决定拥戴皇太极,其他贝勒见代善也表示同意。然而,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皇太极找各种理由打压代善,甚至说要废除他的大贝勒称号,代善相当无奈。
[img]613701[/img]
1643年,皇太极突然死亡,每个人都再次为争夺皇帝的地位而战,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善良,但由于他们的声望下降(主要是皇太极打击太严重),他们不得不说退出皇位比赛。当时,皇太极长子豪格和叔叔多尔根是争夺王位的两大对手,双方都虎视眈眈,甚至准备武力解决。这时,多尔根做出了让步,说他对皇位不感兴趣。皇位应该由皇九子福临继承。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起辅政,待福临年满18岁时归还权力。对此,代善表示同意,便联合全体文武大臣、王公贵族等烧香宣誓,向世界宣誓。然而,此时多尔根得势,处处排挤代善,还趁机削弱他两红旗的势力,将两红旗下的要员调到自己的正白旗下。对此,代善相当不满,但也无奈,只好借病闲赋在家。
[img]613702[/img]
1644年5月,摄政王多尔根挥手入关,在短时间内摧毁了各种起义军和南明反抗势力,他的威望达到了极致。这时,多尔根动了当皇帝的念头,“用仪仗、音乐、卫从的人都是至高无上的”,这违背了代善誓言的含义。然而,代善病入膏肓,根本无法抗拒。1648年11月,代善病逝。
纵观代善之生,他文武双全,军功显赫。他在诸贝勒中实力最强,却错过了皇位。可惜他当不了皇帝,经常被排除在外。真的很难过.
为什么代善与皇位无关? 因为代善犯了一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