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教育,
虽然他没有认真上学,但朱元璋不想放松对孩子们的教育。虽然他的兄弟们都是好手,但他们在文化课上完全是外行。虽然朱元璋当时还在行军打仗,但他仍然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在他看来,如果他不注意这件事,没有人会继承他的国家。
[img]613387[/img]
作为他的大儿子朱彪,他被任命为接班人。朱元璋在为儿子找老师时挖空了心思。在朱生的介绍下,刘伯温和宋连被带到他面前。考虑到他需要帮助来争夺世界,他把刘伯温留在身边,让宋连教育他的孩子。
[img]613388[/img]
由此可见,朱元璋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 事实上,朱元璋在邀请宋连为孩子当老师之前,就清楚地摸清了自己的底细。
这个人从小就是乡下有名的神童。更有价值的是,即使元朝多次热情邀请他,他也坚决不愿意当官。 为了避免纠缠,他后来跑去当道士。
朱元璋对这些经历很满意,但他认识别人,但他不太了解他。为此,宋连听到他的意图后,并没有说他拒绝了。他立即提出了一个要求。如果他想成为一名教师,朱彪应该认真地向他致敬。朱元璋早就准备好了。他一挥手,就把等待在门外的儿子叫了进来。
[img]613389[/img]
看到朱元璋准备好了,宋连就把正要趴在地上磕头的朱标拦住了。 这时,他又问了朱元璋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不听话,我的老师能打他吗?
其实听了这些话,朱元璋的脸真的挂不住了。虽然当时他还没有称帝,但夺取世界指日可待。
根据他的理解,道士的话,也就是说,他自己没有注意孩子的教育,会导致孩子淘气。事实上,直率地说,朱元璋从小就遭受了很多痛苦。对于他的孩子来说,他甚至不愿意责骂,更不用说伸手去打了。然而,为了孩子们,朱元璋仍然残忍地说了四个字不死即可。
事实上,这意味着我把我的儿子给了你,打骂你,只要我能把我的儿子教育成材料。听了朱元璋的话后,宋连仍然很惊讶,深深地说服了他,决定成为朱彪的老师。事实上,在朱元璋的心中,他希望宋连为自己使用。然而,考虑到他可能不愿意出来当官,让他教孩子,他也可以发挥同样的效果。
朱元璋对孩子的教育有多用心? 朱元璋:不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