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后,史称承天太后,绰绰有名,是辽国北府宰相萧思温的女儿,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辽圣宗之母,主持辽国朝政40年。她被称为“细娘”,应该是一位气度非凡的绝色美女。与此同时,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历史上被称为“明达治道,习知军政”,被后人誉为辽邦“中兴之后”。然而,后人对她“杀妻夺夫”的残酷行为有很多微词。在后人的许多作品中,萧太后经常被描绘成母夜叉的形象,这是宋朝和杨家最强大的对手。
[img]612312[/img]
历史上真正的萧太后在30岁时失去了丈夫和寡妇。公元982年,一向虚弱多病的辽景宗在焦山行宫离开西部。萧绰12岁的儿子耶律隆绪就位,是辽圣宗。萧绰被称为朝廷的太后。
萧绰的少年时代主要是在燕京度过的,所以,在她恋爱之初的梦中情郎,大概既有契丹人的血性,又有汉人的优雅。而英武又不失优雅的汉人韩德让,正具有这一特点。据曾出使大辽的宋人路振所在的《乘辙录》记载,萧绰小时候,曾许配得上韩德让,而且,已经谈到了婚姻。@ 韩德让应该是萧绰的初恋情郎。之后萧思温拥有辽景宗登基,景宗为报恩,选择时年十六岁的萧绰入宫为贵妃,三个月后,册封为皇后。从此,萧绰步入辽国政治舞台,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侣被拆散。
年轻守寡的萧太后,并没有忘记与韩德让的过去恋情。面对称制之初的内忧外患,她需要在辽景宗的葬礼上找到自己的情感安慰和寄托,开始让韩德暗送秋波,说“愿和谐老好”,相许一辈子。之后,两人开始暗中往来。但韩德让已有妻室,萧太后便狠心横刀夺爱,暗中使人鸠杀韩德让其妻子李氏。从此,与韩德让“入住帐,同卧起如夫妻,共案而食。形影不离地过着同居生活,上演了一场缠绵的君臣之恋。按照契丹的风俗,这是无可争议的。
因此,萧太后不仅有情感寄托,还找到了稳定政权的“靠山”。辽圣宗即位后,萧太后临朝称制,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在《辽史》中,萧太后哭着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怎么办?当时诸王宗室200多人拥兵掌政,都虎视眈眈,想取萧太后孤儿寡母而代之。因此,萧太后笼络在感情上向自己的韩德让,而韩德让时任南院枢密使,持有军权。萧太后命令韩德让“总宿卫事”担任辽国中央警卫局“一把手”,全面负责皇室保安。与此同时,萧太后还让侄女婿、南院大王耶律斜云,控制诸军。根据韩德让“随机应变,夺取其兵权”的策略,萧太后命令“诸王归策,不得私相燕会”,软禁,难以串通。在韩德让、耶律斜云的帮助下,萧太后迅速稳住阵脚,控制局面,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势力集团。因此,萧太后许身韩德让,不仅是旧情的延续,也是一场政治婚姻。
公元988年9月,萧太后大胆决定将自己与韩德让的恋情公之于众。事实上,她在韩德让的账中大宴群臣,是变相宣布他们的关系。此后,萧绰和韩德让经常“偶坐”处理朝政,接见使者。公元999年,韩德让兼南北枢密使、大丞相,总揽辽国军政大权。公元1004年,萧太后赋予韩德让姓耶律,特许他设立只有辽朝天子才有的百人护卫,辽圣宗“见则尽敬,至父事之”。不久,萧太后又下诏韩德让“出宫籍,隶横帐季父房后”,给耶律隆运起名字。韩德让也不负萧太后的厚望,为辽政权的巩固和辽邦的“中兴”做出了巨大贡献。萧太后评价他“进贤辅国,真大臣之职!”
揭秘:萧太后和韩德让君臣之恋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