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在《西游记》中,四位师徒有历史原型 谁是四个人

《西游记》一直被视为一个神话故事,它的定义确实是一部神奇的小说,但这并不意味着里面的人物都是虚构的。比如师徒四人,唐僧的原型确实是玄奘,但另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真的有历史原型,不是凭空捏造的。虽然他们不是人类,但他们在历史上的原型是谁?

[img]611416[/img]

众所周知,《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称”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以唐僧为首的师徒四人组9981年难以获得真经的故事。《西游记》是中国第一部神奇的小说,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神仙、恶魔和鬼魂。这些一定是虚构的。但你知道吗,事实上,这个“学术团队”在历史上确实有原型。

唐僧vs玄奘01

唐僧的原型是唐代著名的高僧玄奘,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唐长老虽然不受欢迎,做事总是婆婆,但至少也是取经的核心。同样,他的原型玄奘大师也是取经的核心。

玄奘(602年~664年)是唐代著名的和尚,法相宗的创始人,洛州郭氏(今河南洛阳偃师)
,法名“玄奘”,被誉为“三藏法师”,后人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为了探索各种佛教学说的差异,于贞观第一年一人西行5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的烂陀寺取真经。前后17年,我学习了当时大小乘的各种理论,带回了150尊佛像、7尊佛像和657部经典,长期从事佛经翻译。玄奘及其弟子翻译了75本佛经和1335本。

玄奘的翻译作品包括《一般若经》、《心经》、《解密经》、《瑜伽师地理论》、《成为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12卷,描述了他西游经历的110个国家和传闻中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以玄奘大师这次西行的事迹为原型,取经这个故事。

[img]611417[/img]

02孙悟空vs车奉朝

孙悟空的原型有几种说法,一种是和玄奘在一起几天的石磐陀,另一种是佛教的护法神猴。悟空大师的名字最相似。

悟空(731-812),俗名车奉朝,唐代名僧。京兆县云阳县(今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人。他是魏拓跋氏疏远关系的后裔。

车奉朝最重要的事迹是迎回佛牙舍利。车奉朝早年参军,是一名小官员。他从小就很有才华,很聪明。他热爱儒家思想,以孝道闻名。唐玄宗天宝九年(750),派特使到长安,表示愿意归附。

第二年(751),唐玄宗派使者张韬光和40多名护送宾使者返回西域时,车奉朝任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天宝十二年(753年),唐使团从宾返回长安,到达国王冬季驻地甘陀罗。

到德国两年(757年),车奉朝因病重,无法如期随团返回中原,于是留在前陀罗养病。疾病中的愿望:如果你病愈了,你愿意成为僧侣。石宾佛教盛行,僧侣云集。车奉朝病愈后,他皈依了佛教。他从前陀罗三藏法师舍利越魔,舍利越魔送车奉朝法界。

从那以后,法界随舍利越魔学习梵语,并随其来宾、天竺等国的访问者一起学习佛法。广德两年(764年),南游天竺国。

[img]611418[/img]

几年后,法界萌生了回唐的意图,于是向师傅提出东归请求,舍利越恶魔同情他的心,准其所求。舍利越恶魔赠送了梵文《十力经》、请法界将《十地经》、《回轮经》、佛舍利等圣物带回大唐。

法界走来的路,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疏勒(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他在疏勒和于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短暂停留,然后北上到达龟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龟兹是唐代安西都保护大厦的所在地。龟兹王保留了法界,在龟兹传播和翻译佛经。法界看到龟兹财产丰富,佛教繁荣,留在龟兹莲花寺,与龟兹僧侣一起翻译了从印度带回来的十地经典、《十力经》、《回轮经》等佛经。法界在龟兹生活了30多年。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法界离开龟兹。贞元六年(790年)二月抵达京城长安。入朝后,法界将带回的佛牙舍利及翻译经卷入其中。德宗皇帝命令悟空在长安章敬寺生活,并在功德使窦文场演奏后赠送法号“悟空”。悟空离开长安回到长安已经60多年了,总共40年了。在此期间,经过安史之乱和吐蕃的多次寇掠,回到云阳县亲时,父母家人早已去世。

唐德宗贞元16年(800年),高僧圆照编写《贞元释教录》。在《入藏录》中新收藏的6部39卷经典中,有悟空翻译的《十力经》1卷(署勿提犀鱼翻译)和《回归轮经》1卷、《十地经》9卷(上二部署尸罗达摩翻译)。;并将悟空在西域的经历写成《悟空入竺记》,作为《十力经》的序言,详细描述了悟空在天竺和嘉宾的求佛事迹。此后,悟空在印度和西域的经历被记录在历史上。从那以后,悟空在印度和西域的经历被记录在历史上。法国沙湾有法国翻译。

唐永和七年(812年)正月二十三日,悟空在长安护法寺圆寂,埋在崎峨山两台之顶,修建振锡寺和悟空禅师塔纪念。宋代赞宁在《悟空入朱记》的基础上补充,在《宋高僧传》《翻译经文》中正式为悟空立传。此外,在赞宁的《宋高僧传》中,悟空还有《唐上都章敬寺悟空传》。

[img]611419[/img]

03猪八戒vs朱士行

虽然八戒在《西游记》中的形象是懒惰、油嘴滑舌,但他的原型朱士行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

朱士行(203-282)是三国时期的僧侣,法名“八戒”,祖居颍川(今河南禹州)。嘉平两年(250),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翻译经文,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上祭坛,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汉族僧侣,也是第一个从西方学习经文和寻求法律的僧侣。

朱士行西行求法,对后人影响很大。虽然他只送回了一部经典,但他求法无私的精神却深受感动。他不畏艰险,以为法忘躯的野心毅然前行。他送回的大本《般若》翻译后,受到佛教界的高度重视。晋道安曾称赞:“善出无生,论空持巧,传译难为继”。

当时的义学高僧,如丝法佐、支孝龙、朱法生、朱法蕴、康僧渊、于法开等,都为之作注或讲解,形成了两晋时期研究般若学的高潮。

后世著名的佛教学者,如汤和吕成,对朱士行西行求法的壮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从汉僧西行求法的历史来看,朱士行可以说是开创风气的先锋。当时,通往西域的道路非常艰难和危险,缺乏指导。朱士行只凭真诚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种热情足以与后来的法显和玄奘相媲美。

虽然他的求法经典仅限于《大品般若经》,翻译不够完整,但对当时的义学影响很大。翻译佛典的氛围立刻在京华地区流行起来,所有感兴趣的学者都被视为标准。

朱士行西行的贡献是获得《大品般若经》,从而开启了中国义学的先例;同时,西域佛教传入中国,也促进了东西方政治文化的交流。

[img]611420[/img]

04沙和尚vs深沙神

与众说纷纭不同,《西游记》取经队伍中最不引人注目的形象是沙僧,沙僧的原型也有较为统一的说法。

在钱文忠的故事中,玄奘在经过敦煌西部800多英里的流沙地区时,不小心打翻了水袋,差点丧命。昏迷中,玄奘梦见一个高大的神,手里拿着刀刃,怒喝着他。玄奘立刻醒来,连夜赶路,终于找到了水源。

玄奘取经后,800多英里的流沙地带变成了“鹅毛飘不起”的流沙河,大神也变成了诗中的深沙神。然而,诗中的深沙神不再保护玄奘。


在《西游记》中,四位师徒有历史原型 谁是四个人在《西游记》中,四位师徒有历史原型 谁是四个人

,,,,,,

  • 《西游记》中孙悟空师父菩提祖师的本事有多大?
  • 在一个巨大的时代背景下,一个能力再高的人,只能是悲剧,只能服从。甚至可以说,能力越强,思想越理想,生活就越悲剧!@ 菩...

  • 揭秘:历史上二郎神的真实身份只是太监?
  • 不知道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作者的意图。历史上真的有杨戬,但不是吴承恩作品中英明神武的二郎真君,而是名副其实的大太监!当...

  • 金庸爱《西游记》:令狐冲韦小宝都有孙悟空的特点
  • 金庸曾经说过“俗文学中品味极高的人”,比如“西游记”、宋词、元曲等。”。和他的创作者金庸一样,韦小宝从小就喜欢听故事和讲故...

  •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哪个朝代?吴承恩简介
  •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简介——吴承恩(1504-1582年),字汝忠,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

  • 吴承恩简介 明代小说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生活
  • 吴承恩(1500-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区)人,祖籍安徽省桐城县高甸(今杉阳县雨坛乡高...

  • 为什么小说《西游记》中的太白金星喜欢作秀?
  • 东海龙王起诉玉皇大帝孙悟空的状态。玉皇大帝想派兵征求意见,但太白金星没有为龙王说话。相反,他主张招募安全,并将孙悟空...